1月份龙头房企销售集体井喷 业绩过5000亿元公司今年或将产生
受企业预留结转业绩影响,虽然1月份恰逢春节假期,但大型房企在2017年伊始仍交出了一份相当优异的成绩单。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共有31房企公布了1月份销售业绩,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金额同比都上涨了超过50%。整体看,31家房企1月份合计销售金额为2692.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90亿元上涨了69.3%。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上述房企业绩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全年销售火爆,企业在1月份结转了去年年末预留的销售业绩。整体看,实际上1月份大部分城市销售数据处于低位,预计2017年多数房企将面临比较大的市场回调压力。
而从平均签约价格看,今年1月份房企平均签约价格为11920元/平方米,相比2016年1月份的12346元/平方米有轻微下滑,“主要原因是一、二线热点城市,在‘930’调控的影响下,签约量有所下行,在标杆房企的占比中出现下调,导致了签约均价的回调。”有业内人士称。
不过,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将保持稳定、价格则会温和上升”,他认为,目前中国整体的住房价格是没有泡沫的,或者最多是在泡沫区的边缘,仅有极少数的城市可能已经进入了泡沫区。
此外,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的住房总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今后几年这个需求量也不会有明显的减少。这是因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人口城市化,都会形成庞大的需求,至少在未来两年到三年的时间里,全国房地产总成交量预计仍将继续增长。即便未来出现下降,对龙头房企而言都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市场足够大。”
谭华杰也表示,“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看,龙头房企依然有比较大的空间。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不是一家房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而是前几家房企都到了这个水平,所以龙头房企一定是有机会的。”
第一梯队业绩遥遥领先
在龙头房企中,1月份表现最为抢眼的无疑是碧桂园。
根据碧桂园的公告显示,1月份集团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486亿元,同比增长288%;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其中,该公司权益所有人应占合同销售金额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约为353亿元及406万平方米。
而万科则以不到5亿元的差距位居1月份销售榜的第二位。根据万科的销售简报显示,2017年1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352.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81.2亿元,同比增长约88.04%。自2016年12月份销售简报披露以来公司新增加项目19个。
相比碧桂园和万科单月超过480亿元的销售,恒 大1月份的业绩稍显落后。其公告显示,2017年1月份,恒 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为37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422.5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8805元。2017年1月份的合约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及销售均价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75.2%、72.3%及1.7%。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3家房企都是去年达到3000亿元销售的公司,虽然碧桂园和万科的表现更好一些,但恒 大的数据也同比去年增长了超过七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第一梯队的表现明显好于其他房企,房地产‘强者恒强’的格局愈发明显。并且行业中的合作、并购将在2017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拥有更为健康的杠杆水平、更为充裕现金的企业也将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在行业格局重构中掌握主动。”
房企融资渠道收紧
此外,中海地产、保利地产、龙湖地产、华润置地的单月销售额也超过100亿元,而A股传统房企四大龙头中的招商和金地,1月份则分别实现了75.6亿元和66.4亿元的销售,同比变化不大,与万科和保利的距离也是越来越大。
“从1月份的销售数据看,今年很可能有房企完成5000亿元的销售规模,恒 大、万科、碧桂园都有机会,年销售3000亿元规模的房企数量也肯定会增加,前十强的房企门槛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有行业分析师称。
不过,张大伟指出,多数大型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较高价的地,这种情况下,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也是非常高的,而各地的调控又导致房价至少在1年内很难大幅上涨。同时,房企的资金成本也在逐渐增加,2017年伊始,各种融资渠道已有收紧的趋势,对于很多房企来说,今年需要加大对资金风险的管控。
据悉,自去年三季度以来,行业调控持续加强,尤其针对房企再融资的管控趋于严格,2016年9月份开始房企公司债等再融资收紧,10月份全国范围内调控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态和年底地产类监管备案暂停都释放出管理层对于房企去杠杆的明显态度。
而同策咨询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共计397.52亿元,环比2016年12月份的717.97亿元减少44.63%。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也表示,目前整个融资环境收紧,房企资金链在今年下半年将遭遇一定的压力。“中小房企的压力最大,部分企业将不得不出售资产,而这也给了资金充裕的龙头房企兼并重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