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博实乐“学霸”刷屏 碧桂园教育集团上市中的地产玄机_新浪地产网

博实乐“学霸”刷屏 碧桂园教育集团上市中的地产玄机

提要: “地产+教育”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中普遍出现的配套搭配,但是碧桂园涉足教育的故事却足以称为改变其发展方向的转折。

  媒体来源:观点地产新媒体

       “地产+教育”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中普遍出现的配套搭配,但是碧桂园涉足教育的故事却足以称为改变其发展方向的转折。

  观点地产网来自世界50强大学的超200份录取通知书,让一家名为博实乐的教育集团年末在民办教育界博得了关注。单看名字与logo,或许还很难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博实乐和正在筹备上市的碧桂园教育集团划上等号。

  近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碧桂园教育集团计划于美国上市,集资规模至少2亿美元,同时管理层亦在考虑于香港上市的可能性,预计IPO最快于今年内落实。

  但观点地产新媒体就此向碧桂园集团人士进行求证,其表示未曾发布也并不知悉这一消息。不过,碧桂园教育集团近期确实在酝酿着新变化。

  1月12日,碧桂园教育集团对外宣布更名为“博实乐”,并启用新品牌形象,旗下已有连锁学校、幼儿园则沿用原名不变。其称,这一更名是因产业发展需要。

  在碧桂园的标签之外树立一个新的品牌形象,很大程度上或许是其教育集团分拆独立上市的进一步铺垫。

  更名与上市筹备

  尽管已宣布更名,但博实乐教育集团目前的官网介绍中基本信息名称依然沿用碧桂园教育集团。

  碧桂园旗下学校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慈善教育,学校包括纯慈善、全免费的国华纪念中学以及国强公益基金投资主办的职业院校,另外一种则是K12教育(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包括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

  据了解,碧桂园教育集团的上市资产主要是K12教育资产,其官方披露的学校列表中并不包括慈善教育类的国华纪念中学及职业院校。

  按照碧桂园教育集团介绍,其是中国最大的K12教育集团之一,目前在全国7个省份拥有K12国际学校7所,K12双语学校10所,幼儿园34所,在北京、上海、深圳、佛山拥有15所培训学校,总计超过30000名在校生及3000余名老师。

  不过,虽然自1994年就开始涉足教育,但直至近两年碧桂园才为筹备分拆上市着手进行教育业务的梳理。

  2014年10月,碧桂园成立碧桂园教育集团,从事教育行业的投资和管理、教育咨询服务、教育文化交流策划、教育项目推广业务,并将碧桂园旗下学校纳入统一管理运营。

  2015年8月,碧桂园首次公开披露分拆教育业务上市的意向。时任碧桂园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的吴建斌在业绩发布会中曾表示,碧桂园正在推进教育业务的分拆上市,并且为此成立了教育集团上市工作小组。

  彼时,碧桂园教育集团的上市目的地首选为A股。然而,2015年7月初,因为遭遇罕见异常波动,A股暂停新股首发上市。2016年1月A股IPO新规则的启用则让新股发行出现了重大改变。

  碧桂园教育集团的上市计划随后也未曾披露进一步动作。直至2016年11月,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对外透露,碧桂园教育业务初步考虑在美国上市。

  从国内到海外的上市地点转换中,影响因素或许不仅仅来自A股市场规则改变,还来自于国内营利性民办教育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当天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修正案明确民办学校举办者可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涉及义务教育的民办教育上市企业股价应声而落。其中,港股上市公司枫叶教育11月8日跌幅最大达8.07%,另一企业成实外教育股价在11月7日后9个交易日累计跌幅也超过20%。

  以K12教育为主的碧桂园教育集团,同样也涉及义务教育,旗下如广东碧桂园学校等多家学校均为涉及小学及初中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房地产企业旗下的教育业务,普遍在发展初期扮演着社区配套设施角色,发挥拉动房地产项目销售的隐性作用,同时作为一项投资难以避免地要面对经营压力。

  如今,在上市规则和教育法规的变化面前,这部分民办教育机构的房企“基因”或许正在成为其资产证券化的掣肘。

  跨界隐忧

  “地产+教育”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中普遍出现的配套搭配,但是碧桂园涉足教育的故事却足以称为改变其发展方向的转折。

  1994年,杨国强承接下顺德碧桂园因房地产市场危机而面临滞销烂尾,而策划人王志刚当时为其提出了以教育带动楼盘销售的理念。

  碧桂园首家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由此而生,并成功以国际学校的定位带动了为子女就学条件而购房的一批人,为碧桂园挖崛到了不菲的资金。

  在碧桂园持续至今的三四线城市项目开发中,也依然可以寻觅到与当年顺德碧桂园营销的相似之处。

  在三四线城市位置偏远而公共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的项目中,碧桂园自身投建的学校往往能与楼盘销售和社区建设产生互动,以教育资源满足业主的同时,还能够凭借学位及入学条件优惠促进楼盘的销售。

  这种单纯作为房地产社区配套的定位,或许也正是碧桂园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中未曾真正发掘教育业务价值的原因。

  碧桂园前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在2015年也曾言道,“教育这块资源对住宅产业的推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二十年来碧桂园一直打造教育产业,之前对上市不太了解,所以一直搁置。”

  近年教育市场的庞大空间日益吸引资本的青睐,也让房企开始意识到了挖崛教育业务新利润增长点的可能性。但倘若分拆教育业务独立上市,如何同时满足上市规则和民办教育法、如何摆脱对房地产社区的依赖性则成为摆在房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或许正是碧桂园当前烦恼之处。从学校的拓展来看,碧桂园教育集团已经开始尝试在碧桂园楼盘社区以外创办学校。

  2016年12月,碧桂园教育集团与江苏天山建设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将在淮安打造第一所非碧桂园社区内的双语学校。

  更名为博实乐的决定,也释放了碧桂园教育业务向外拓展的去标签化信号。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以双语和高端国际学校为主的碧桂园教育业务,更名之举实际也旨在摆脱外界对其依托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的固化印象。

  业务拓展之外,横亘在碧桂园分拆教育集团上市面前更大的隐忧来自于国内民办教育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生存形式与空间。

  2016年11月7日获得审议通过的民促法将在2017年9月1日生效,第十九条明确“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判断依据涉及投资者是否涉及分红,一时间也引起资本市场对教育产业投资如何实现退出的热议。

  太平洋证券研报曾指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包括国际学校)而言,资本介入监管从严。国内民办中小学或者国际学校多是登记为非营利学校,产业资本的进入,多通过海外VIE架构协议控制,以提高学校运营成本或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取得收益(而非办学结余的分红),未来这种交易结构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监管层面细则进一步明确之前,在教育业务在非碧桂园地产项目之外的生存模式进一步清晰之前,碧桂园教育集团要完成上市或许还有更多考验。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碧桂园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碧桂园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