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房企的万亿“大目标”
万亿图谋
继恒 大、万科之后,碧桂园也在本月正式宣布进入今年销售额达3000亿阵营。龙头房企对“万亿”规模的期待正在变得越来越具体。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微博 博客)在近期一次公开场合表示,预计万科第四个10年,甚至在6年内的营业额将达到1万亿元。
对万亿规模有着同样雄心的,还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博客)。近两年,万达一边集中企业转型,一边布局包括文旅、影视、金融等各个版块,任何一个业务分支,锁定的都是天量的市场。王健林的“小目标”在于“万达总资产到1万亿元、收入达到6000亿元,到那时候我有可能就退休了”。
而在今年超越万科、夺魁房企龙头的中国恒 大集团则有着更大的野心。恒 大董事局主席许 家印在今年恒 大成立20周年的庆典现场公开表示,要在2020年总资产超3万亿元,房地产年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
此外,今年首次撞线千亿的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博客)也提出,在未来前10名的中国房企,年均销售额需要达到4000亿元。
除了各家掌门人的表态,龙头房企的实际行动也有着越战越勇的架势。7月14日,万科官方消息公布,截至7月13日20时,万科集团签约额正式突破2000亿元。其中,第二个千亿用时仅87天,同比2015年提前109天。然而,这个纪录很快就被打破。据碧桂园官方数据显示,其从1000亿到2000亿,耗时103天;从2000亿到3000亿,仅用了82天,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碧桂园内定明年的销售目标将要达到6000亿元。较之上述两家,恒 大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恒 大总资产达9999.2亿元,不仅已跃居行业第一,也将成为国内首家撞线万亿级的企业。
“万亿规模的这个提法,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博客)认为,无论是龙头房企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还是房企自身的增长态势,都将助推企业规模持续增加。
怎么做?
除内生式的转型外,外部的并购与重组也是一张王牌
事实上,变化已经显而易见。万科、万达、绿城、中海等一批传统地产商,正在散去身上的钢筋、水泥味,竭力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生活服务商、住宅社区管家、投资集团等。
无论是万科、万达,还是恒 大,多元化发展的烙印已经成型,并通过小股操盘、合作开发以及轻资产等模式,在增加企业规模方面取得了成效。而在之前就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绿地集团,多元化的版图更加明显,已成为集地产、金融、消费、能源、汽车等产业的综合性大型产业集团;华润则以地产、金融、医药为主,主攻产融结合。
对品牌房企而言,内生式的转型之外,外部的并购与重组同样是支撑企业规模大幅扩张的一张王牌。中海与中建地产重组的完成,巩固并提升了其千亿房企的地位;招商地产因为母公司资产注入,一时成为中国最大市值的开发商等,都为这些企业在万亿级规模的争夺战中,增加了筹码。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楼市已经进入“白银时代”,并购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未来不排除排名前十的房企之间会出现并购合作的现象。一些龙头房企的规模化优势会更加体现出来,未来3-5年是有这样的机会。”张宏伟如是说。
谁有机会?
2020年,或实现一批万亿级“巨无霸”房企
房企之所以将视野扩张至万亿,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规模背后代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比如要把物业、商业、长租公寓、养老地产等板块做大,前提是要有比较大的市场接口才可以。一个企业年销售只有100亿元、一个年销售达5000亿元,它们对开展存量业务和新方向的接口优势是不一样的。”某资深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易居(博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则表示,房企销售金额“万亿”的口气确实不小,保持了对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非常看好的态度,所以在销售目标提升方面雄心勃勃。他进一步指出:“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巨无霸’的地产公司会不断出现,至少会出现10家左右的水平。而这些房企凭借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和拿地策略,后续扩大规模底气很足。类似的企业可能包括恒 大、碧桂园、融创、华夏幸福等企业,而一些老牌的地产企业也是有能力去冲击此类销售目标的,比如说万科、绿地、中海、保利等企业,本身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按照近几年龙头房企销售金额年度增速来看,平均每年30%左右复合增长率是可预期的、合理的,也就是说,按照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计算,在2020年就可以实现一批万亿级的超级“巨无霸”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