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A后续走势迷雾重重 新重组方案或推出
万科A股和H股19日双双大跌。市场人士认为,终止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或是大跌的直接诱因,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监管部门对险资入市的监管不断升级,使万科股价难以长期维持高位。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恒 大、宝能等股东暂时无法抛售股票,所以万科股价的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华润、安邦、万科管理层等的态度。不过,目前局面仍未明朗,万科后市依旧迷雾重重。
万科股价仍有下滑可能
12月18日晚,万科公告称,终止与深圳地铁的重组,原因是部分主要股东意见在有效期内不能达成一致。这份早在市场意料之中的“分手信”,成为了继险资举牌监管从严之后,又一根压垮万科股价的稻草。
12月19日,万科A股大跌6.06%,收报21.1元的近期新低,万科H股也下挫超过3%。自11月18日股价最高触及29元的高位后,万科A股价一路下挫,至今已跌去27.24%。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事实上,市场对万科终止与深圳地铁重组早有预料,因为按万科公司章程,重组事项需参加表决股东的2/3以上同意。而双双反对该方案的宝能和华润,合计持股比例超过40%,因此重组事项即使提交至股东大会也难逃被否的命运,所以此次重组终止是早已确定的大概率事件。
而对于万科股价的大幅下滑,市场方面也早已预见。12月初,高盛高华分析师王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万科A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为16.5元。这也意味着万科A目前仍有至少20%的下跌空间。
王逸解释,看空万科A股价的原因是该股估值远高于正常水平,其股价高企一定程度上是7月底以来恒 大增持万科A股份所致。目前万科A的股价已远远超出了通过合理的资本配置可实现的净资产价值扩张潜力,当前股价已计入了加杠杆进行净资产价值扩张的潜力。
上述私募人士认为,表面上看终止重组是万科19日股价大跌的直接因素,实际上真正原因或是宝能和恒 大均已暂时失去继续增持的动力和能力,万科股价已无法因各方抢夺控制权而维持高位。
重要股东态度成关键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万科股价大跌不排除是有重要股东抛售所致。该人士认为,宝能、恒 大相继大概率按下增持万科中止键后,华润、万科管理层、安邦三方就显得十分关键。
目前,万科A股东结构中,宝能系持股25.4%;华润持股15.31%;中国恒 大升至14.07%,直逼第二大股东华润;万科管理层实际控制的金鹏、德赢1号两个资管计划共计持股7.12%;安邦持股比例为6.18%。
除去上述五方,万科A剩余的流通股仅24.258亿股,占比不到25%。有券商人士指出,在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上述五方中的任何一方或新进场者大量增、减持,都能引起股价大幅波动。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宝能最后一次购入万科A的时间在今年7月份,而根据证监会于2015年9月18日发布的《证监会上市部关于上市公司监管法律法规常见问题与解答修订汇编》,第一大股东未达到30%也需遵守12个月锁定期的规定。这也意味着,宝能系解禁万科股票至少需等待至2017年7月。恒 大的锁定期则为六个月,公开资料显示,最近一次的买入为11月底,即其解禁需到明年5月底。
除了恒 大与宝能,目前持股数量较大的还有华润、安邦、万科管理层、证金以及万科长期投资者刘元生等。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刘元生作为王石(微博 博客)的老朋友,一直声称将长期持有万科股票,所以卖出的可能性不大。而安邦与恒 大人寿、前海人寿身份相似,考虑到监管风险,对万科有所举动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对于万科未来的股价走势,证金尤其是华润的动作将是关键。
新重组方案或推出
根据万科公告,截至11月29日,恒 大共计持有万科A股15.53亿股,占比14.07%,累计耗资362.73亿元,平均持股成本高达23.35元。以12月19日万科A股21.1元的收盘价计算,恒 大已浮亏35亿元。此外,恒 大自身的股价近期也是连续下跌,短短六个交易日股价就下跌7.6%,流通市值蒸发逾56亿港元。
宝能方面,虽然因持股成本相对较低还未亏损,但持股市值较最高点也已缩水超过220亿元。如果万科A股价进一步下跌,恒 大和宝能或许会坐不住。深圳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分析,恒 大和宝能增持、减持万科,从目前看都已进入停滞状态,所以希望万科股价稳定甚至回升,只能寻求其他股东的帮助。
不过,上述机构负责人指出,看安邦投资远洋地产、中国建筑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充当“友好的战略投资者”,不会对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干预。况且,与前海人寿等同为险资的安邦,目前也承受着巨大的监管压力,短期内增持万科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万科股权之争未来的走向,第二大股东华润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易居(博客)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华润来说,后续应该和万科管理层的协调力度加大,关系也不会像此前僵硬,华润依然会从国资的角度来引导万科的健康发展,甚至在引入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上会听取万科的意见。
“如果能引入新的重组方案将是对万科最大的利好。”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接下来万科管理团队很可能会抛出第二份重组方案,各方可能围绕新方案展开又一轮博弈。但在各方态度缓和的情况下,新方案通过的概率无疑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