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会涞:一个不能输的梦想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尹会涞:一个不能输的梦想

提要:回顾2014年,他的时间大致这样分配:有一个多月在哈尔滨工厂,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公司、山东分厂、江苏分厂来回转,余下的三四个月则用来培养销售团队。

    2015年1月23日,黑龙江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惠地热”,股票代码:831761)成功挂牌新三板,这是身为公司董事长的尹会涞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

  

  回顾2014年,他的时间大致这样分配:有一个多月在哈尔滨工厂,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公司、山东分厂、江苏分厂来回转,余下的三四个月则用来培养销售团队。

  

  对于这家电采暖公司而言,山东分厂、江苏分厂的建设都到了关键的时期,山东分厂瞄准了采暖区与非采暖区交叉区的采暖需求,江苏分厂面向日益蓬勃的南方市场。这两个工厂正在为中惠地热的市场扩张做准备。

  2015年,中惠地热对市场的预期,比照2013年、2014年,预测有70%~100%的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3年,中惠地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88%。相比过去的发展速度,如果2015年能实现预期目标,显然是个跳跃。

  2014年,对于中惠地热而言,另一件大事是,其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编的电热膜应用设计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迎来了国家认可、社会关注、标准完备的市场环境,尹会涞打造中国电采暖行业第一品牌的梦想可谓是照进了现实。

  不把赚钱居于首位

  2015年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写入了“煤改电”工程。这表明,政府间接对电采暖表示了认可。2月初,中惠地热副董事长张佰华去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为改善空气环境曾主推“煤改气”,如今也提出了“煤改电”。

  国家对空气环境的重视,无疑为电采暖企业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市场空间。而这在过去不可想象,电采暖企业一度面临“建筑节能未推广、行业未形成、缺乏标准”的“三无”环境。

  中国电采暖行业如今处于飞跃式发展的风口,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地方政府尝试使用电热膜地暖作为集中供热的替代方案。尹会涞显然已察觉到市场的变化,他试图改造销售网点,增强其体验式营销功能、技术服务能力。

  

  有人问尹会涞,房地产形势不好是否影响其企业发展。他说,采暖市场以水暖为主,电采暖不到10%,影响不会太大,仍有机会。“房企要生存,势必需要转换思路,产品需要打造品质、卖点,这恰恰与中惠地热为项目增值的理念契合。用于住宅项目的电采暖系统,可为业主提供节能、智能、舒适的环境。”

  中惠地热不是他做的第一个公司,却是惟一一个让他感觉自己是个企业家的公司,“有种特别的责任感”。“跟着我干的人,我对他们承担责任。你的产品做好了,业主高兴,市场追捧这个开发企业,一旦做不好,给开发商的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我们要承担责任。另外,我第一次发现,用户生活品质的好坏,是跟我相关的。”

  他的梦想是打造中国电采暖第一品牌,却没有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中惠地热很多分公司的总经理是分公司的公司法人。张佰华称,尹总曾在内部说,他不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多大,他今天就像是一个四处建造寺庙的人,把信仰带入到这里,但这个寺庙的住持可以不是他。

  比儿女的成长还幸福

  中惠地热上市后,尹会涞看起来却很平静。

  他对团队成员说,这是一个起点,站在这里,变成一个透明的公众公司,演好我们的角色,做好我们的事业。此前,他曾说过,希望中惠地热是一个员工共享的平台,而上市更多地也是为了团队。2009年,他开启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跟随他多年的员工变成股东。

  跟随尹会涞多年的员工称,尹总是一个经常在夜里反思己身的人,事情做完了,他会反思这个过程有没有做错什么,哪里做得不够好,有时候,还会把反思的结果发在企业内部管理群上。

  “我们现在或多或少也有了事后反思的习惯,我们的人生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会发现自己在人性上、说话办事上有很多问题、瑕疵。”张佰华回忆。

  而尹会涞会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或许与他在电采暖之路上的坎坷有关。在长达8年企业亏损的境地中,他常常要面对家人、朋友、专家的诸多不支持、不理解,以及自己内心难以避免的摇摆。

  其间,他的内心经历过怎样的波澜,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但在押上身家,也押上时间的赌注后,在他的骨子里,中惠地热或许已经是一个不能输的梦想。诚如他曾说过的,“我很喜欢滑雪,但不把中惠地热做起来,我这辈子都不会再摸雪板。”

  现在的尹会涞,或许已经没有了工作与生活的区分,中惠地热已经成为他的热情所在。据悉,山东工厂报批的设计方案数易其稿,这点连当地政府也不太理解。很多人劝他,不要继续调整规划,有人甚至觉得这是不是故意拖堂或是资金有什么问题。“实际上,他只是想把厂房建好而已。”张佰华说,“他把他做的事当做对自己的交代,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不过,个性倔强、不轻易表露情感的尹会涞,却会为团队的进步而喜乐,甚至落泪。他说:“看见团队成长时,我觉得很幸福,比儿女的成长还幸福。”

  时间回到1999年,他去美国考察。他对当地居民用装在天棚里的电热膜采暖感到震撼。他回忆,他的震撼程度不亚于一个乞丐看见了一座金山,“我真的不敢相信那薄如胶片的电热膜,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正是这种震撼感,使他15年坚持走在研发、推广电热膜的路上。“他在中国电采暖行业是个传奇人物,过去的先驱者现在几乎在行业里都找不到了,他的开创性在于将电热膜从顶棚应用到了地面。”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位与尹会涞有过接触的学者如此评价。

关键词:

中惠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中惠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