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直播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直播

提要:11月21日,由碧桂园集团主办的“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于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

  11月21日,由碧桂园集团主办的“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于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上海东方明珠塔设计师江欢成、香港知名建筑师和广东省博物馆设计师严迅奇、国际著名建筑师和“迪拜塔之父” 阿德里安·史密斯等出席论坛。

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早上好!感谢大家百忙中参加由碧桂园集团,碧桂园森林城市主办,《建筑技艺》杂志承办,全移动空间协办的绿色天际线·森林城市“地标建筑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我是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大家早上出来的时候应该已经看到今天阴雨绵绵,同时这也是上海迎来的一次大降温,上海跑步入冬,虽然外面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会场暖意融融。我们各位都非常期待着和今天的七位学术大师和实践大师分享他们的学术和实践智慧的一场盛宴。

  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在理念上我们希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城市、土地的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的扩张已经使得我们没有更多的土地去发展我们的城市,同时城市中面临着污染、交通拥堵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说这是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城市病”。

  前两天在网上有一系列照片触目惊心,我觉得牵动着每一个中国国人的心,那是从Google地图的航拍图上看到中国城市覆盖率和欧洲其他城市哪怕和我们相邻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上海的城市覆盖和首尔、东京相比都让我们非常的惭愧,正是因为我们面对着这样诸多的问题我们不禁有这样一个疑问,到底城市怎么样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城市是否能够承担人们未来的梦想?我们的城市怎样承担人们未来的梦想?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景和挑战所以碧桂园推出了绿色天际线竞赛,关注绿色地标建筑推选以节约为目的符合利用的理念,自上线以来受到业界普遍关注,受到665个报名大会昨天也进行了紧张的现场评审,通过8位全球知名的大师来上海评审之际我们也特意举办了本次高峰论坛,大赛评委中的7位将与观众现场分享他们的建筑智慧,看看他们眼中的地标建筑应向何向发展。    

  下面进入领导致辞的环境,有请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有请朱剑敏先生致辞,有请!

朱剑敏:尊敬的各位世界级的专家、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碧桂园集团杨国强主席和碧桂园全球超过10万名员工,感谢在座的世界级专家为我们的梦想之城碧桂园森林城市挑选属于它的那颗最珍贵的宝石,评选地标建筑,为这座未来的城市树立一个榜样。这里,我想先讲一个小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位中国的少年他的家境贫寒,差点因为交不起7块钱的学费而退学,高中毕业后他回到村里劳动,一天的工钱只有5毛钱。后来他开始学习盖房子,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他都仔细的琢磨,到底怎样才能盖一间真正让人住的舒服的好房子,慢慢他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可以把好房子修到全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他带着不同的产业纷纷追随,让所到之处都充满着活力。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了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的500强企业,在《财富中国》500强中的排名也是列第52位,成为了中国排名前三的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就是碧桂园,而我刚才谈到的这位少年他的名字就是杨国强。

  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一直非常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心念感恩更希望能为更多的人修好房子。因为一所好房子,可以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美好的希望。巧合的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栋建筑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正是此次大赛评委会主席何镜堂院士设计,而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这句话,这句来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或许与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让人们过得更好。

  在过去24年里,碧桂园将绿色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全国超过600个项目,300多万业主的身边,并不断的在建筑美学领域和人居典范领域砥力前行,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排名前三的房地产公司,并开始涉足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尼、印度等海外地区,希望能为全球人类带来绿色、生态、智慧、科技的生活,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才能是未来城市应该有的模样。

  在这个月的28号,关于碧桂园森林城市的品牌形象片也将在CNN进行投放,这座城市位于马来西亚伊斯干达特地区,将被打造为未来城市的榜样。就在昨天,这座未来之城的地标建筑经过在座各位投票而诞生,事实上地标除了建筑本身之外还意味着一种文化,契合一座城市的内涵,结合更与自然融为一体。

  各位嘉宾,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包括森林城市、科技小镇等在内的碧桂园式的建筑设计,将追求一种绿色、生态的文明价值,一种智慧科技的精神气质,一种创新和传承的文化特征、一种国际产能合作聚变的时代符号,这一切都承载着人们真正的生活需求和情感,也践行着碧桂园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使命。

  最后,再次感谢在座诸位来自全世界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师与碧桂园森林城市的文化内涵感同身受。感谢海内外建筑精英们积极提交设计方案,共同打造森林城市的名片!森林城市是一座梦想之城,将以其绿色规划、先进产业为人类开辟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城市。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朱总给我们分享了碧桂园发展的故事。本次地标建筑设计竞赛提出来的题目是森林城市。这是一个针对森林城市的地块进行地标建筑群的设计,我们知道森林城市提出的是绿色和生态的理念,地标建筑使得我们城市不再是无序的,针对森林地标建筑给我们城市带来了它的可识别性和文化的特性,因此了解森林城市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规划非常的必要。下面我们有请碧桂园集团森林城市首席运营官林恭博先生为我们介绍森林城市的理念,有请林总!

林恭博:尊敬的何院士、江院士,各位领导来宾大家早上好!首先我谨代表森林城市项目感谢各位的到来。

碧桂园集团森林城市首席运营官 林恭博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对今天森林城市项目的介绍更多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出发。首先我们看一下森林城市的地理位置,森林城市是位于新加坡柔佛州伊斯干达特区。森林城市距离新加坡只有仅仅30分钟车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森林城市城市去到樟宜国际机场只要60分钟,到新加坡中心商务区40分钟。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森林城市巨大发展潜力。

  森林城市在碧桂园对它的定位,我们希望它是未来城市的榜样,森林城市城市总面积接近20平方公里,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城市范本。同时在社会经济上它是一个加强中马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为本地及区域全球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

  森林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首先它有碧桂园的DNA,作为中国前三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能力。同时是有一个全方位战略定位的项目,当然离不开它绝佳的地理位置。所以今天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森林城市,首先从环境方面。爱德华.格雷泽,如果未来是更加生态的,那它一定是更加城市化的。

  2015年1月份,森林城市对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处于新马两国交界位置。我们的项目是通过近半年的研究推敲,得到了马来西亚环境部的批准。同时我们在项目开发建设理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只是其中一个示意图,我们在处理上尽可能采用生态户外,通过围绕岛屿建立一个恢复的红树林边界,达到世界上第二大红树林保护区。

  同时我们有很多务实多元的环保措施,在我们项目现场边上就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一块海草保护区。我们通过与当地最盛名的海藻保护团队马来西亚的博特亚拉大学合作。同时我们在岛上移植开发过程中需要移植的红树。最近我们现场的同时已经发现,在岛上我们看到非常罕见的红脸猫头鹰,这种猫头鹰只会在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出现,当然已经有非常我的猴群在我们岛上安了家,这也是我们生态保护完美结合的最佳体现。

  森林城市的两个核心设计理念,一个是垂直绿化,这个是垂直绿化的概念模型。在昨天评审当中,各位专家也对我们这一次参赛的60个作品,从垂直绿化角度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探讨。当然垂直绿化不仅仅是外墙长满植物,更重要的是怎样对雨水的吸收,对空气的提升。

  森林城市的绿色,更多有它的内涵,目前在与新加坡一家绿色认证机构,在申请马来西亚的绿色认证,通过节能节水、废物与环保关系、环境规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实现森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城市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分层立体交通,通过这样的分层立体交通车辆在地面穿行,人在平台上活动,人车在车是层面实现完美分流。使老人孩子可以更加安全的在这个城市生活、休闲娱乐。

  当然,未来的城市,离不开智慧,我们在智慧城市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大家刚刚在宣传片中看到,我们与华为、艾森哲、美国思科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方位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管理,从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数据中心、公共交通管理、管理控制等等方面,对森林城市进行了非常有序智慧的开发。也是希望从开发到运营,我们都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产业,城市的密度也是通向繁荣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森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在全球角度,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智慧城市典范。在亚太趋于,对于项目所在当地我们是希望它能够加强新加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为此我们着重选取了八个重要产业方向,包括旅游、会展、银行业外包、教育、新兴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等,希望森林城市在未来会是产学融合。

  马来西亚政府对森林城市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今年3月6号森林城市全球开放店里上,也是在现场选取了森林城市的优惠政策。其中一点就是企业所得税减免,前五年森林城市享受五年企业所得税百分之百的免除。我们项目同事,目前正在积极跟马来西亚政府沟通探讨,希望为我们这个项目争取更加优惠的政策。

  在社会篇,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要保护环境,有产业,更多希望为当代社会有所贡献。森林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期,能够为当地带来巨大社会效益。通过加强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环境,提供新能源,提升当地的教育。我们与全世界知名教育集团合作,在森林城市项目上打造一体化的国际学校。通过与世界知名的医疗集团,共同推出高品质医疗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可以提升伊斯干达特区的城市形象,带动当地的人群。今年单单森林城市项目,已经为伊斯干达特区为柔佛州带来了将近十万人的旅游人口。

  森林城市三大目标,在社会领域,一个是吸引商业入驻,带动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吸引知识分子及新时代创新人才到森林城市工作居住;提供一个环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模型,不停地开展我们的工作。

  今年3月6日森林城市全球开放典礼上,来自全世界各国700多位商界、学界嘉宾莅临现场,有马来西亚总理,有柔佛州的苏丹。请各位保持关注,后面我们会有更加劲爆消息推出。

  同时森林城市项目也契合了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我们这个项目是位于“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核心位置。我们希望森林城市能够成为“一带一路”上的资本交流平台,政府政策交流平台,也在积极推进各项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

  森林城市是一个可持续的城市模型,它倡导了一种在生态城市环境下,有效的城市运营机制,创造出一种更能体现智慧的环境主义。森林城市是全新的全球化城市,这里聚集前所未有的城市聚集和智慧密度。森林城市是一个共有的公共领域,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平等的城市机会,孕育着最聪慧的人群和最新鲜的想法。它的自由开放态度创造出一种集聚特色的城市多样性。

  今天我从以上个个角度简单介绍森林城市,我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建筑大师,让我们一起分享各位建筑大师发言,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林总为我们分享了绿色城市的生态理念,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非常期待着观看森林城市发展的进一步成果。下面进入了学术演讲成果,开始演讲之前先向大家透露一下昨天评选的作品。这里面其中包括专业组作品6份、学生组3份,9组作品将在接下来1个月时间里放在网上接受大家评选,欢迎大家关注。最终评审结果根据专家评审再结合网上评票结果。通过建筑记忆相关的微信推送,密切关注和参与后面投票环节,我们也非常期待50万大奖最后花落谁家,现在进入正式演讲环节,相信大家迫不及待想聆听各位大师演讲了。有请第一位主讲人是何镜堂院士,今天我们所在的会场就是世博中国馆,是非常著名的地标建筑,既是世博会的地标建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诠释的作品。何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何院士和中国馆特性一样,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建筑文化和绿色技术如何能够融合在一起的精彩演讲,有请何院士。

 何镜堂:各位来宾早上好!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交融”。

建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

  建筑是科学的艺术,又是艺术的科学,它具有物质和精神、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建筑继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技术的综合反映。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近三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繁荣的同时,各种问题不断的涌现,建筑文化的缺失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匮乏以及将文化与技术片面孤立的狭隘观点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国内出现这种现象大家都看得很多了。

  中华文化自古崇尚“和谐”。以人为本、以自然为美,构建整体和谐、舒适、宜居的物质和精神空间环境是古往今来的理想人居环境。建筑创新既需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又需要充分融合当今人类的先进思想、理念,应用心的材料、新的技术。归根结底,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深度交融,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

  建筑文化的绿色技术交融,在总体布局的层面表现在建筑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地域文脉与生态技术的融合。在建筑设计层面它是建筑形态适应地域气候、地形地貌;建筑功能适应地域环境与人文特色,集成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绿色技术。在西部设计层面是融合了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合理运用地域性材料彰显地域特色、节约资源。最终,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的交融表现为一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我们知道影响建筑的因素很多,而这个因素可以从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个层面来加以概括和理解。从哲学的高度是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观就形成了我们创作里面提出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观加以把握,创作出“三性”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因为时间关系,我主要是通过创作过程里面如何理解和创作的。因为既然到了中国馆我就很简单说一说。中国馆作为国家形象的象征它力求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定位,我们从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中,从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加以抽象的提炼,以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结合中国元素提炼为现在大家卡到的中国文化的“东方之冠这个馆本身。这个馆本身非常大,16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北京整个故宫面积的总和,它架空33米,屋顶140米,悬挑的地方49米是一个巨型的建筑。

  中国红作为外墙我们做了差不多十个月的研究,现在你们看到的红是由四种红组成的是对应的红。你们看到每一个一点点的是2米7乘2米7像中国的印章一样,其实它是一个通风洞,把通风的功能和中国文化印章融在一起。这是讲的中国印章与通风口的一些关系。

  我们这个馆原来叫地区馆的屋顶是4米大的中国园林,吸收了圆明园“九州清晏”的概念做出来的,这是27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这是屋顶花园的组成部分。因为当年人太多了,所以这个馆花园部分还没有对外开放,其实是非常雄伟的一个中国文化的体现。有很多芦苇,可以看出来是非常漂亮的一个建筑。

  还有我们中国馆的不单是中国文化的概括和体现,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的建筑。它的架空非常好,通风非常好,当年看过的人都知道排队底下都是比较阴凉的。还有40多米的悬挑做的冬暖夏凉,所以本身就具备了遮阳的因素,再加上我们做了其他的通风遮阳的处理,本身具备了把建筑文化和绿色技术融在一起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二个项目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的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级的一个项目。在二战期间做的一个纪念馆,建筑几百多米长,空间从东向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战争到错杀到反思到和平的空间系列,由一部宏大的乐章沿中线逐渐展开,充满象征性的建筑元素。这是当时画的一些草图,充满当年象征性的建筑元素,通过体形、空间、材料、基理、等设计构成了特定的环境,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记忆。

  大家看一下这个建筑,本身这个建筑也是被动性处理的典范,所有的长面既有建筑文化的需要同时能够做非常好的保温和形成内部的环境。建筑是一部分埋在地上,也可以屋顶一个非常好的材料处理,形成了比较好的室内空间。它的地面,本身也是我们所强调的透水地面,它也是海绵地面一种跟我们的功能融在一起所需要的,人走在这种砂石的地面上沙沙的声音就像有冤魂的呐喊这种感受。整个馆700米长,这个是当时纪念活动人的表情,这不光是一个建筑设计更是一个场所的感受,这种场所从屋顶、墙面、地面、景观设计都跟我们的绿色技术很自然的融在一起,所以这也是我们一个比较典型的把建筑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作品,这是看到地面的一些情况。雕塑本身也是跟建筑融为一体的一种融合,这是室内的一些布置、室内的一些情况,这是悼念活动的场所,地面也是海绵地面来处理的。冥思厅人进到里面最终你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事件?就是因为中国不强大受人欺凌。从而激发我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最后是和平公园,这个非常宁静,通过水面和绿化形成一种比较好的环境,这个就作为和平公园的象征。

  最近我们又对它的西北角就是这个圆的地方也做了一个胜利广场,整个整理广场五万多平方米完全把它做成一个地下建筑,就是一个景观性建筑。它的地面就是作为市民活动的公园,但是广场是开放的,地下就是五万多平方米的胜利广场,每年纪念日的时候就在这里举行一万人的集会活动,平常就是公园,非常好的一个符合当前我们所要求的给城市活动一个空间。同时,它本身就是具有天然的节能环保这样一个特性,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与历史技术交融的例子。这是胜利之路,不谈了。

  第三个,我也想跟大家介绍的是就是当年2008年“5·12”大地震形成的大地的纪念,它的目的就是从记忆到希望这个概念把它做出来,整个建筑是埋在山上面,通过四个不同的院落采用削减提炼的办法。这是当时地震的情况,这个建筑就是分别以水、石、树、光为构成元素,这是一个例子。这是室内的一些当时构思的情况,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建筑有一个面是面向了地震的场景。这是水庭,这是底下的平原,材料都是用当地的黑砂岩把它搞起来的,所以非常便宜、非常经济的一个建筑。最后,我们从记忆到希望就要通过希望庭把整个建筑作为一个结尾。

  下面还有一个是刚完成的项目,就是去年盖起来的“7·31”罪证陈列馆。当年哈尔滨做人体试验的一个场所,这是当年的遗址,这是一些草图。这个建筑是一个破碎的黑盒子,就意味着人在里面参观的时候通过参观了解了真相。当时日本人走之前把它炸了,但是遗址还保留,这是一个破碎半埋在地下的黑盒子作为整个建筑的故事。这个场景可以看得出来,看到旁边这个房子也是原来的文物,现在是他们办公用房。整个地面的处理,以及我们的建筑处理等等,这个铁路是当年他们运输毒气当时的现场,我们都把它保留了形成一个非常融为一体的建筑。

  从这里可以看到遗址的部分,在参观的过程里有一个对话。这个建筑本身有一个半下层和地面墙面的处理,本身也是非常好的绿色建筑,对立面的物理空间环境是非常舒服的。铁路旁边的一些枕木也作为景观设计的组成部分,所以整个建筑可以看到细分就是文化和绿色技术的交融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这个天花板是当年做了一个老鼠一个洞一个洞试验的情景,我们把它比喻为天花做一个呼应。

  这是去年刚完成的一个项目,就是北京郊区大厂民族宫。大厂是伊斯兰居民就是回民居住的地方,是回民自己的家。所以我们的建筑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圆地方的概念,同时又把伊斯兰一些典型建筑的情况把它加以简化。建筑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来演绎清真寺的结构,更强化了简练、宁静、优雅的整体细分。这个已经成为盛典式的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家园式的文化乐园。这是当时我们提炼的一些细部的处理,非常注意伊斯兰文化里面一种花的图案我们加以演化,一共要56个孔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这是夜景,晚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建筑通过水的倒映非常宁静的。这是天花,因为我们中间底下是开会的,上面的屋顶其实是一个花园,我们穹顶的图案跟地墙面的图案是一种延伸,一个非常漂亮的一种花纹图案,是半透空的,所以这是夜景,晚上看的时候看到图案花纹的演变这种效果。正好那天下雪了因为是半镂空的,结果镂空的那个地方下雪了就沿着屋顶花园活动是非常有诗意的。

  有阳光的时候,通过阳光的折射室内的光感也是非常好,所以这个建筑应该讲是从一种工匠精神非常精细的设计。设计这种房子不单是画张图,更重要的是去现场不断的调整才能做出比较精细的一种场景的效果。这个建筑本身屋顶的部分是透的,所以是从通风、遮阳等等一些活动都是非常协调的。这是从侧面看到的一个看起来是宁静的一种圣殿式的处理手法体现。

  这个是刚中标不久的在珠海,珠海城市中心有一个山叫凤凰山,凤凰山搞一个标志塔。这个标志塔非常好既瞭望澳门还能瞭望港澳珠大桥的地方,又是看珠三角园林风光非常好的场所,所以250米高的标志塔。塔顶有一个观景台,底下部分就像凤凰的羽毛一样展开,里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场所。地下有两层,地面一层,是北京适合南方气候条件的这样一个活动的场所,为市民和关人进这些进行公共活动也可以分享植物、交流交往,但是造型也跟风黄这种意境相配合,另外也适合于南方气候开放的情调。这是室内的一些情况。

  这个是建筑跟气候结合比较紧密的例子,就是在华南理工大学里面的一个人文馆。这个馆不是很大,但是在校园的中心区域成为全校学生交流交往非常好的场所,建筑风格是跟岭南气候、岭南人文密切结合的。虽然这个房子不大几千平方米得了国家最高的金奖。可以看出来,一看就是灵通通透,宜低不宜高、宜虚不宜实就是这样一种情调搞出来的人文比较浓厚的建筑。这是当时画的一些草图。它的适应气候一些处理也是非常突出的。

  最后我就介绍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房子,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我们原来工作的地方是在华南理工大学是老中山大学80多年前,现在看到几个黑房子就是80多年前教师的住宅,有还有四栋两层楼也是教学住宅,但是由于广东的气候不可能保留这么久都烂了,但是是历史建筑必须要保留。我们经常就旧城市改造里面碰到这些问题,如何对历史建筑加以更深利用,就是保留它原来的机理、原来的情调但是功能上再加以置换,我们就按照这样一个目的来进行展开。可以看到这个原来房子的情况,每一栋都是已经破烂了、已经坏了,我们再加以改善。通过四期可以看到,通过四期把它改造,最后形成现在我们工作室,现在一百多人在这里活动,这是当时改造的过程。这做了一个模型,可以看出来每个建筑都是一百多平方米,后面两个两层的是200多平方米加起来才几千平方米。但是这个建筑非常有特色的就是,它保留了屋顶,整个建筑把它加以改造。本身就非常注意保持原来城市的机理,就是小建筑群历史的机理,保持原来的原貌、保持风貌而且建筑的外形也没变化,我们加了一些岭南的元素、一些现代的情调,所以整个建筑是屋顶也绿化了,就是非常符合现在我们的题目,绿色建筑的一些情调,是一个看起来它只是一个非常有南方气候特色的工作环境。这是一个小池塘我们养了很多鱼后面有一个小饭堂,既是创作的场所也是活动交流的场所,我们是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里面工作。这是一些部分的场景,这是连廊,两个建筑之间交流交往把它串起来了,屋顶就用佛甲草加以融合。里面的房子通过改造成为一个工作室,成为用搞创意的一种环境。我们每天在这里讨论方案的场所,这是黄昏的时候拍的一些景,这是一个展廊厅作品陈设的地方。从屋顶拍过去,整体效果跟环境、跟绿化完全融在一体的非常好的建筑。这里面很多野猫走进来,猫也可以上树。我们养了很多锦鲤非常好、非常有灵气,这里面都是果树,有些是原有的有些也是我们新载的。

  这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场所,中国建筑学会挂了一个牌就是全国科普基地,欢迎大家有机会来交流,这里面既是我们培养博士的地方又是搞科研的地方又是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地方。另外,它也是大家可以整天交流的科普基地。这是哈佛大学他们有一批人来交流时候的照片,这是我们团队的一些成就。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何院士给我们分享了非常精彩的报告,谢谢您。

  我从何院士的报告里也解读出了几点,或者说我个人的体会。我们经常会说绿色的建筑或者生态的建筑由于要采用很贵、很复杂的技术。比如说太阳能板、地源热泵会使得建筑看起来很丑,所以有些建筑追求形象非常怕这个生态技术。何院士的作品里面我们看到,如果把生态技术和文化底蕴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且同时从尊重中国本身的地方性环境出发的生态技术,我觉得可以很好的和文化结合。何院士也通过他的几个作品,比如说我们现在看的世博会中国馆还有抗战纪念大屠杀纪念馆的二期很多馆都是纪念性的建筑,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沉痛典雅的纪念性和深沉的几年性结合在一块,把文化和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一块,这也是何院士的很多经验也是我个人的体会,再次感谢何院士,谢谢您。

  下面演讲这一位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江欢成院士,他也是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是全国知名的结构专家。他在结构设计方面的代表作非常多,包括大图煤矿、上海新地面站还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上海东方明珠塔以及印尼的雅加达塔。以前我们会把土木工程师或者结构专家分为工程师或者是科学家,但是江院士也非常的浪漫,他的演讲题目叫“两个梦想”。他虽然是结构工程师非常理性,但他也很喜欢“做梦”,今天他跟我们分享“两个梦想”,有请江院士。

江欢成: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一个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论坛上有点不太相衬。但是刚才朱剑敏副总裁,介绍了杨主席的故事,我很有感慨。我1957年报考大学的时候,一霎那间我不知道报什么专业比较好,霎那间想起杜甫的诗,就填下了土木这个职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杨主席的故事很接近,好像我们有相同的希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 江欢成

  我考大学的时候想建筑师,但是没有做成。我一方面想做建筑师,一方面又想上清华大学。在两难的境界下,我填了清华土木,就注定我一辈子当结构工程师。我建筑师也考过的,但是是在清华土木的后面,所以我一辈子再也没有当成建筑师。但是我经常做梦,做了很多梦,我今天向各位汇报的是“我这两场梦——构建天空城市和太阳能热气流发电”。

  我从事建筑设计54年了,从毕业分配到华东建筑设计院,在华东建筑设计院呆了35年,后来合并现代集团,我就是现代集团的总工程师。但是非常抱歉,我不是官员也不是企业家,做不成大事,但是经常做梦,希望能够被赏识,使梦成真。

  所以我知道碧桂园要搞森林城市以后,激发了我很大的热情,我希望能让我的梦城镇。所以当组织者邀请我的时候,很愿意接受,希望和大家交流,看看我的梦能不能做成。

  我的两个梦,一个是构建天空城市。

  我站在上海的外滩,看到了南京路、北京路、福州路。我就在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些路抬起来,变成垂直的道路,把和它相交的河南路、西藏路、程度路变成空中花园。这是我最早的想法,这个想法有两个核心:垂直设施市政化、高层建筑多层化。我这两个核心,在一次深圳国土局设计处的姚处长(音译)访问我们的公司,我跟她介绍这两个构造,他说江院士你的构造很新,能不能去我们那里讲一次?结果三年前我就去他们那里讲了一次。当我做完报告以后,深圳地铁的总工程师陈总,陈总今天也来了,他非常感兴趣。他说江总,我给你一个项目,你在这边做。他说他要有一个地铁站,它靠着山,能不能靠着山做这个地铁出口,并且和山联系起来?得到了他非常热情的支持。所以我要靠官员,靠企业家,我好像找到了这个机会。但是非常抱歉,后来陈总告诉我,这个地铁站取消了。所以我这个梦落空了。

  但是我还是在全国各地做了十几场的报告,第一场报告就是三年前深圳的报告。然后是在广州工程院的论坛上做过一次报告,做完报告以后,下面的观众很激动,他说因为我这个东西落地很少,他们说最好是放在一个海岛上建立起来,主要是因为这个海岛没有人气。所以第一次在深圳,第二次是在广州,然后在北京、上海、厦门、郑州,很多地方我都做过报告,很多人感兴趣。所以我要抓住碧桂园这个很有想法的大企业家,我想再次宣传我的梦,希望在碧桂园落地。

  我有几个观点:

  1、大中城市一定要建高层建筑

  2、向天借地比向地要空间比摊大饼更好

  3、高层建筑的三大瓶颈要突破

  4、用造桥的办法搞建筑,小交叉出大成果

  5、人造地坪值得搞,平台绿化做得好

  6、高空风能太阳能大可利用

  7、大量课题值得研究,海阔天空出大成果

  大家看,这是我们国家要搞城镇化,现在人口是向大城市聚集,颜色越深就是人口越多的地方。在2000年以后,增加了很多建设用地,这是明智的,就是这16年间。粉红色就是在十几年扩大的建设用地,包括上海周边、苏锡长、北京、珠三角,所以建设用地的扩大。现在大中城市的建设用地已经到了天花板,再也没有了。

  向天借地比向地要空间比摊大饼更好

  向天借地,典型的由于上海的陆家嘴,向地借点这是上海的天空酒店,但是不是很典型。这个是水平延展。向天借地,很典型的是上海陆家嘴上海人口密度1平方公里是3600人,北京是6300,香港是6600。向地要空间,这个是在深圳展览会上拍的,下面有五层地下空间,下面两层是商场,再下面就是地铁,最后是停车。向农村延展,上海地铁图从花桥到市中心只要40公里,从松江大学城只有36公里,拉直线也要走一个小时,临港要75公里。所以相比之下,向天借地是比较核算的,向地要空间我是不反对的,因为向地要空间大家都认可了,但是我多少带一点问号,我很怕万一某一个环节出差错了,就不可设想。有洪水、毒气等等,到时候人逃都没地方逃。所以我认为相比之下,向天借地最核算。

  目前高层建筑,我觉得碰到了三大瓶颈:

  1)效率不高,耗能不小

  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占用25%-30%的使用面积。这是上海中心平面图,三分之一都不能用,所以这是效率布告的问题。还有耗能不少,电梯的耗能是很多的。但是电梯上下班的时候,办公的时候是很空的,空在那里。但是吃饭时间和上下班时间是排队的,这是一大瓶颈。

  2)消防避难,安全疏散困难

  这是2010年11月15日上海交州路的工房大火,三功工房,这一栋眼睁睁看着他烧光,结果死亡人数58人。本来10月底闭幕,应该上海要好好庆祝一番,结果没想到来了一场子大火。

  3)舒适性差,不接地气。

  大楼很漂亮我住在32层楼,好像很高,但是实际上不舒服,不接地气。大楼使人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告劾。

  这是我画的草图,我的第一句话就垂直设施市政化,我要高楼里的电梯核心图,全部分出来,放在当中,电梯垂直的高度。道路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效率最高的。所以要把电梯变成垂直的道路,这就是我做的垂直设施市政化的意思。

  这是八栋高楼,八柱子,再加一个图,周边是一个环梁,这里是一个结构,这边是一个剖面图,当中的是核心图,这个是环梁,上面是一个多层建筑,这里面我们有一些创新的想法,最后的题目,里面有很多的科研题目。这里面画了一个多层建筑大概七八层,这个多层建筑。两个曲线要有一个交差点,找一个交差点,大概就是六层七层。当然有些是六七层,有些是两三层,也有一些是十几层,都是可以让人不同选择的。

  还有一个研究题目,刚才说耗能不少,我想能不能顺便搞一个角盘?是吊两个电梯,两个电梯自动平衡。我是搞大型煤矿的,我知道个角盘很厉害的,我用两个自我电梯自我平衡,这两个红色的是自我平衡的,两个蓝色的电梯是自我平衡的。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的大站车,就在这上面走走路,最多走走电瓶车,不要开车。

  我画的这个多层建筑,都是往下吊的,但是我下面这个平台上的空间是空出来的,我把平台上每一寸土地都给大家公共使用。从结构来说,如果是悬挂的,可以充分利用。从材料来说是最节约的。如果说是吊柱,我可以看到双面的品牌,这个桥梁是相当的高度,高度一般大概是四分之一的跨度,到五分之一的跨度,大概是这样的概念。意思是我这里面有大概15米左右的空间,这里面可以做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科研、商场,都可以放在这里面。人就在这上面居住,但是在这个地方工作。所以经济、工作和生活。

  这地方都是透空的,在高空风力比较大,能不能利用高空的风力比较大,把风能利用起来,上面做风力发电。还有高空的太阳日照,没有被阻挡,我能不能利用这个平台,这个蓝板,用太阳能发电。因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可以节约相当大一部分的能源消耗。还有一点,我这里面,大家看到因为我只需要一个柱子落地,我整个结构是一个核心筒,这是框架,所以没有必要把所有柱子落地。所以这个项目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科研空间,

  这个是上个月在厦门开了一个世界城市日,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模型,因为它是在厦门,厦门要求比较高,我就把整个圆的一分为二,分成半圆,半圆可以解决日照问题。做好以后,每一个平台就是一个社区,多个社区组成一个城市,地铁可以直通垂直大交通,平台上的多层建筑是小交通,最多走走电瓶车。

  我是我想象的,画的草图,这是地铁出来一个人性通道,上去每一个平台,可以叫车。可能很多人,就可能是通过这个楼梯走下来了,或者是一部分人走上去,都有这可能。所以在厦门城市日的展览会上,我展览的东西是一个天空城市,40万平方米可以承载2万人。事实上,它还靠着山体,所以地铁出来通过这个架桥,把山体也开放出来了。

  这是我们设想的一个人造地铁,可能公交车66层到了,出来了,出来再有一个小交通。主体结构,虽然说下面高层建筑只一个大柱子落地,但是是非常稳定的,结构是合理的。结构如果是200米以下,我想做一个巨型框架就可以了,如果超过200米可以做一个巨型航架。我希望,能够用带阻尼装置的巨型结构,这里搞阻尼,一个框架或者航架来建设。所以大家看到,我其实是在造桥,每一个地方是一个立体化的多层的桥,桥上也盖房子,所以我说只要小交叉就会出大生产力。

  人造地坪值得搞,平台绿化做得好

  这是我在地层往下拍的,就是人造地坪,车库的屋顶,所以做得非常好。这就是我做的厦门的模型,在厦门城市展览的一个模型。可能很多人都要问,造这个东西要花多少钱?我做了一个很草的估算,算下来是一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大概要一万块钱。但是垂直大交通可以纳入城市市政做,也可以给开发商胶粒。

  大量的研究课题,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机电、园林、交通、材料、节能、消防、造价等等的两的研究。这个下面的底层是架空的,做好以后大量的土地还给老百姓还给市民做公园,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这个托盘可以防火,即使部分烧掉了,也不会影响整个部分,另外跑到这个托盘上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这个天空城市是向大自然学习,道法自然,这个是马蜂窝,马蜂窝就是天空城市。

  第二,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这个发明不是我,是个结构工程师发明的,是德国的工程师发明的。但是他做好了以后,一直建不成,是什么道理?光是靠发电是赚不回本钱的,只有综合开发才有生命力。如果说我的作用,我建议要搞综合开发。

  这是分散式的发电,集中式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个是蔬菜大棚,外面的空气比较冷,里面的空气比较热,这是做一个气冲,这里就带动涡轮发电。原理非常简单这是当时195米的试验塔,在西班牙做的试验,192米高的发电,下面就是现代化农业。

  这是澳大利亚的1000米高,也想做这个,但是做不成。这是我们建议的方案,澳大利亚做的是拉手式的,我们做的是独立式的。这个是我们的方案,下面是蔬菜大棚,这个蔬菜大棚是很大的,现代化的大农业。也有利于观光,利用城市地标,是标志性建筑,曾经上在世博会信息馆进行展览。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找到很好的企业家投资,也没有引起官员重视。我希望有朝一日太阳塔也能够做成。我两个梦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江院士,江院士的演讲让我们想起了很多建筑界和规划界对于未来城市对于空中城市的构想。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一个多星期以前,我们在讨论一个中国政府传媒奖的评审的时候,王术(音译)提出一个词叫“自然建造”,很多人针对这个问题发生质疑,是不是造高层一定不是自然建造?实际上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看蚂蚁或者蚯蚓造的窝可能觉得它是自然的,在更大人类的尺度上高层建筑业也可能是一种改变历史的自然的操作,只要我们设计更合理,所以江院立也提出了对高层建筑解决三大瓶颈的构想,我觉得未来只要我们设计得合理,解决高层建筑带来的问题,高层建筑甚至空中城市都不是不可能的。

  由于时间原因,江院士没有仔细介绍发电塔的设计,希望今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个人感觉这两个构想都和碧桂园的森林城市理念非常契合。我们也期待江院士的理念能够在碧桂园森林城市呈现。再一次感谢江院长跟我们的分享,下一位发言嘉宾是Qazi Muhammad Arif先生,Qazi Muhammad Arif先生是亚洲建筑师协会绿色可持续委员会主席,也是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第四区工作计划署署长。他演讲题目叫做“绿色建筑践行——概念嵌入和实施”有请!

QaZzi Muhammad Arif: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荣幸今天早上受邀来到这里,跟大家进行演讲。针对我们的建筑,我们跟大家来分享,当然是地球上对于这个星球上非常合适的一种建筑。

世界建筑协会(UIA)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第四区工作计划署署长

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绿色可持续委员会(ACGSA)主席

QaZzi Muhammad Arif

  对于我们生活的价值观,我们希望这些建筑能够展示出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具体的这些建筑的类型,我称它为绿色建筑,它也是建筑当中的一个术语,是我们必须让星球能够可持续存在下去的元素。我们首先也会讲到绿色建筑当中的元素,以及我们需要植入的这些概念,可以指导我们最佳的实践。没有高科技这个就是绿色的一些环境,我们的小房子跟它能够结合在一起,这个对人类来说居住是一个起初的雏形。我们有一些绿色的概念,我们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我们其实并没有实现这个绿色的概念,还有在日本我们有一个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个是很遥远的一个地方,当时农村农业是占据了主导的行业,这里是日本的其中一个地方,我非常想要住在那里,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住在这些地方。对于建筑师的设计来说,这是斯里兰卡的设计师来做的,这是一个酒店,是完全和自然混合在一起了。我觉得这个希望能够给予建筑师一些灵感,让大家能够在这个星球上面和绿色更加接近,这是我来自的城市,当然也是有一些专业人士设计的但是却没有任何绿色的感觉,这是一些玻璃的盒子,是我们当时做的虽然有一而绿色的景观但是是在这些盒子外面的,当然让人们住在玻璃盒子里面一点都不舒服,我们把这些玻璃盒子做的越来越高,希望说能够做一个可持续非常舒服的生活,利用我们的一些技术等等来能够做的更好。如果说大家看一下星球的话我们看一下过去吧。

  在50年代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利润来设计的,我们的文化、几何学、背景、气候等等,是根据这些来设计的。我们是考虑了这些南方的阳光和本地的材料,木头等等来制造的左边的小房子。这个是ECIL的办公室,是由印度的建筑师来设计的。他说我在印度居住学到了什么呢?就是传统非常棒的一些解决方案是存在的,它可以来解决今天环境学家担心的这些问题,我们不需要再次去重造这些问题出来了,这在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当中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我们已经一时到了我们创造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出缉捕,而且我们发展的时候也不能重蹈之前的劳碌。这是在塔卡尔(音)的一个地方,晴天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些遮阳或者是遮雨的一些功能。

  还有一个例子,这个是本地的材料来做的一个建筑,这是在孟加拉国的一个建筑,很多是用手工来做的非常矮的房子,而且是有一些遮阳的,而且是非常自然的通风。

  绿色建筑到底是什么呢?绿色建筑在过去一直是有的。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在70年代,我们有一些石油的危机在全世界都有这些危机,我们就尝试希望能够做这些绿色的建筑而且能够来平衡我们发展的需求,对于能源的需要不会那么大,所以我们有一些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和本地的气候需要能够契合,而且是比较和谐的建筑,不会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在人的生活当中,它是比较和谐的、平衡的,而且是可持续的可以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这个是积极的、好的概念,当然也考虑对于环境是有积极的影响。

  需要能够把这些负面的影响尽量的减少,需要能够把本地天然的环境以及人的环境都是能够和谐的连接起来,这样就等于对于环境来说要少作恶多行善,这就是绿色建筑。我们在绿色建筑立面有个概念是lEED的证书,对于绿色的建筑概念LEED是有一个标准来定义这是不是一个绿色的建筑,我们已经获得了可持续性包括像这些数字可以展示出来的,比如说十二亿美金这些LEED的建筑已经在能源上面节约了12亿美金,而且是节约了一亿多美金价值的水,还有像维护方面是节约了七亿多美金,我们的愿景是什么呢?我们要照顾人类,而且我们要照顾这个地球。

  刚刚讲了在不同国家的数字,我自己是来自于亚洲建筑的协会,我们建立了一个网络可以来分享各国在亚洲建筑方面的数据。以及一些交流的平台,在雅加达我们已经节约了很多能源,用不同的方式来节约能源。首先,节约的能源每年达到了八亿五千三百万千瓦每小时,像具体的比如说这些建筑在雅加达的这些建筑能够节约能源的数量,还有二氧化碳减排,还有我们也是比较了一下我们的这个关系,在雅加达的建筑上面做了一些好处。

  我们根据雅加达的标准,我们通过这样子一个设计总的来说我们节省了非常非常多的水资源,而且也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根据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所得到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亚洲这些发达国家大家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能源的消耗还是在不断的上升,尤其是在交通以及建筑行业,我们也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排放尤其是在住房领域过去几年已经上升了35%。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来建造更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楼,这是印度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印度在绿色建筑方面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大家从这张图表中可以看到印度在2002-2013年之间的进步。

  我们一直在讲智能城市,智能城市其实有着非常不同的特征,包括智能城镇的计划,智能交通以及智能能源,但是我对这个有所质疑。因为并没有讲到里面的人以及人类的愿景、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智慧等等,我希望在我们讲到智能城市的话也能够考虑到人文的一些因素,我们市民以及人类在从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另外一个在泰国所做的项目,这个项目其实根据不同的级别,如果说达到第二级级别的话会给相应的奖励。

  在右上角大家可以看到,如果说个人给公共空间创造出更多的空间能够得到一定的奖赏,这是我们做智能城市规划里面所做的一些事情,根据不同的绿色的大楼以及根据不同的级别我们所做出来的奖励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在讲低碳城市。讲到低碳城市,我们也不停的在讲不同的数据,低碳城市也是和可持续相关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可持续并不仅仅是牵扯到一些数据,我们知道马来西亚也是亚洲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马来西亚在我们这个项目里已经建造了超过1500万平方英里绿色的大楼,这是我们在亚洲市场所做的报告。在这个部分,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在LEED Building里面做的获奖的大楼以及例子,我们把它称为绿色大楼,而且能够储存雨水。

  这是上海中心,现在世界上第二高的大楼也通过了LEED认证。上海中心大概每年在能源节能方面节省了差不多五十五万六千美金,在上海中心里面我们采取了很多新能源的设计。这个是在科伦坡的世界贸易中心,我们采用了这些新的管理系统以及新的电梯管理系统都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能源,当然在这其中我们采取了很多的科技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在纽约美国银行的这座大楼也是采用了LEED的评级,这个是科伦坡的大楼也是得到了LEED的评级。还有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印度的例子,这是印度的Kolkata城市的地标,我们把它建成这样一座城市的地标,这个大楼也在申请LEED评级,这是我们给大家展示的绿色大楼的例子。我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这是为人类设计吗?或者是为整个地球所设计的吗?或者只是为了得奖、或者只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利益,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可能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析。

  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例子。这是韩国的一个例子,他们用铝的材料来更好的应对当地的气候,这个铝的话能够供给大楼自然的光,这样子的话在白天的时候就算是在一层或者是底层也有自然光进来。这个是第十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武汉汉口的例子,这个大楼吸引了很多的访客,这个大楼也是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而且也保留了在汉口的传统建筑,让大家能够记住过去、记住历史。我们也采用了一些现代的科技,所以说这是一种现代以及历史所融合的例子。这个是日本的一个例子,其实这个例子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造这样子的大楼,因为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这个顶层有四楼的顶层,也不需要额外的人工空调,完全是借助于自然风以及太阳、阳光,所有的东西都是借助自然的。我们可以看,我们借助自然光就能够取代传统的光线,这是我们在孟加拉国的居民楼,看上去其实是用砖头造成的,也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以及大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这里面的造型以及里面的建筑,所有的建筑都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在夏天就会非常的凉爽。

  我相信在亚洲很多的国家,如果说都是采用的一些比较传统的原始自然材料,采用一些现代的技术,那就像是我们在孟加拉国的例子采用了很多原始材料包括木头以及竹子,其实所有的建筑都是由当地的人所完工的,当然这些人他们也接受相应的培训,这个是我们的一座学校也是在孟加拉国的北部,也赢得了建筑业相关的奖项,这个采用了很多的竹子都是采用当地的原材料,也迎和了当地的气候没有任何人工的东西进来,所以是完全的本土、自然的。这个也是在孟加拉国的一个建筑,也没有任何人为的人工现代通风系统也是完全采用了自然风,这也是在孟加拉国的一座学校,也是采用了当地本土的材料,这个学校赢得了很多的奖项,在2013-2015年之间。这是一些设计的具体细节,包括通风系统、房屋屋顶等等。这些例子的话是我们一些现代的设计,这个也是孟加拉国的设计。我们融入了现代的内容,也迎合了当地的气候,也是自然通风系统的。50多层高也没有人为的通风系统,完全是采用自然的通风系统,现在这个大楼正在建筑当中。

  其实我有很多相似的例子,所以我也不给大家一一过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性的高楼,所有这些大楼这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的,这个光线是从上面到下面,而且也是依照自然风来进行通风系统,这座大楼现在也正在建筑当中。我也给大家介绍我们最近的这个项目,这也是在孟加拉国的项目采用了自然风,也是迎合了当地的气候,也是赢得了当地的建筑大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是用混凝土所造成的建筑而且这个建筑也是自然和现代相结合的,中间有电梯,空间会被极大程度的利用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这是这座大楼的一些照片,这是这座大楼的内部。大家可以看到,自然光的光线给室内创造一个非常自然的环境,这是我们另外一个在孟加拉国的项目,也是赢得了AJA(音)的建筑大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是,我们在做这个大楼的时候,我们很大程度上考量了可持续发展,因为这个大楼是考虑到当地的历史,在上面大家可以看到右上角其实这个建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我们重新整合过的建筑所有东西都是采用当地的东西包括由当地的人来构建,也是没有应用到一些高科技上面的是遗址的照片,下面是我们这个项目建成以后的照片,还有其他的一些照片。就像我在刚开始的时候说建筑其实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所以说绿色建筑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其实这是关于一种绿色的价值,我们在讲到能源、讲到环境,不仅仅要讲到这些我们也需要讲到公平性,我们也需要在这些相关业内人士包括建筑架、构建者等等能够有这种机会责任,当然这也是关于我们这个公司能不能盈利,当然也包括整个人类以及整个地球为了让这个绿色的建筑更加好的实施进去,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需要有身份的认证,我们需要考虑到文化、我们需要考虑到历史,我们不能够忘记过去,我们也必须要尊重人类的智慧,所有的这些才能够构建出绿色的建筑,才能够让我们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这个理念其实应该是植入人心的,也是需要我们去倡导的,我们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我关于绿色建筑的这样一个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Muhammad Arif先生,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实际上是对可持续发展、对这些城市重新的思考。他认为绿色和生态是某一种价值的维度,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质疑单一导向的价值维度,他认为应该把社会的、人文的、文化的以及这种公平性这些价值维度引入到建筑当中来,使得可持续发展或者说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能够向更大的维度开放。

  近年来,这个也逐渐成为人们对价值观判断的趋势。这两年的普林兹克奖大家都发现他们颁发的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发给日本的建筑师坂茂或者是发给智利的建筑师,大家质疑这两位建筑师没有特别大的标志性的建筑,我觉得他们作品也价值。比如说坂茂在日本的抗震救灾当中用纸来造的建筑,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音)为低收入智利的穷人造的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实际上是用最低有效的钱给他们造到一半,让他们可以自己挣一点钱再去加建,既鼓励他们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说建筑是社会过程、发展的过程,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和我们应该提倡的价值观。

  是不是说我们就不应该提倡Landmark实际上我们想一想在英文当中这个有两种含义。一种可以是非常显眼地标性的建筑非常高的建筑,同时如果它标志着建筑某种潮流的转向,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其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何院士刚才讲的建筑不一定要高才是Landmark,建筑不一定非得是生态和高层非常显眼才是标志性建筑,如果能够对社会做出非常有价值的贡献成为人们在进行新的探索的参照性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Landmark,感谢Muhammad Arif先生给我们的分享,大家再次掌声鼓励一下!

  下面一位发言人也是非常著名的建筑大师,他是来自美国Adrian Smith也是在世界高层建筑领域非常享誉盛名的设计大师。他的作品大家很多都非常熟悉,国内有深圳的平安大厦,成都的绿地中心,韩国的工业联合中心以及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第一高楼,2010年建造的迪拜的哈利法塔也是他的设计,他也正在设计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塔也是世界最高的楼宇之一。下面有请Adrian Smith跟我们分享他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经验,他的题目叫“超级高层和绿色城市”,有请!

关键词:

设计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设计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