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闯入者”万链的扩张逻辑

提要:万链完全可以借助万科的渠道,涉足新房装修领域,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做成行业“巨无霸”。但万链的公司章程中,有“不与两家母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条款。也即,万链短时间内不会涉足万科的新房装修业务,后者的规模多达每年20万套。

  万链完全可以借助万科的渠道,涉足新房装修领域,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做成行业“巨无霸”。但万链的公司章程中,有“不与两家母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条款。也即,万链短时间内不会涉足万科的新房装修业务,后者的规模多达每年20万套。

  “一定要保护、尊重前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别人就是保护自己。”11月2日,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中国原创力量论坛”上如此表示。北京万科(微博)与链家地产共同成立的万链家装,是该论坛的发起者之一。

  此举被看做是王石的一种态度表达:既作为公众人物呼吁知识产权保护,又作为企业家为万科的这项创新业务“站台”。在外界看来,后者也的确可视为万科转型创新的一个重要标本。

  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万链就像一个“不速之客”闯入家装行业。运营一年有余后,万链的每月新增单数已稳定在500单,按照单套面积100平方米计算,万链的月度收入规模将达到5000万的级别。

  在万亿体量的家装市场中,这个规模并不显眼。且拥有多项先天优势的万链,也不会满足于这种成绩。通过对其营业模式的分析发现,在这个行业极度分散的市场中,万链隐藏的野心正在逐渐显露。

  先天渠道优势

  虽然万科和链家均缺乏在传统装修市场中的经验,但万链绝非从“一穷二白”中起家。万科和链家分别是中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和房产经纪行业的巨头,其品牌影响力成为万链的背书。

  链家自身拥有装修公司,从事旗下“自如友家”产品的装修业务。在万链运营之初,该公司曾将业务作为“礼包”给予万链,助其起步。此后公司退出,万链独立运营。万科的价值则在于,借助新房施工和精装修的长期积累,为万链提供大量供应商资源。

  此外,万科和链家的庞大销售规模,使万链具备天然的渠道优势。尽管万链选择暂不涉足新房装修领域,但根据万链副总经理李文的说法,在万链的业务中,仍有超过50%来自链家的渠道。

  万科选择链家,而非传统家装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是有其周密考虑的。李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家装行业较为分散,没有规模比较大的装修公司,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同时,家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范畴,投诉率高、口碑不好,这与链家身处的房产经纪行业有着类似的特征。万链总经理郭翀认为,在多年的运营中,链家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且“基因”中带有服务意识。这些将给万链带来很大帮助。

  事实上,万链之所以能迅速做大规模,正是利用了家装行业管理松散的特点。

  由于人工成本渐高,在传统家装行业中,装修公司和工长并不具有契约上的雇佣关系,而是以外包形式进行合作。对于工长和工人来说,往往倾向于向订单量较大的地方移动。因此,在万链成立之初,就凭借渠道和订单优势吸引了大量工人,并迅速做大规模。

  但万链正尝试改变这一模式。郭翀表示,万链将视合适的时机,实现工人和设计师的职业化,使之成为万链专属员工。这样能够对工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并提高施工和服务质量。

  链家的影子

  万链成立之初,公司高管来自北京万科和链家。尽管“链家系”的高管甚少露面,但从万链的发展思路上,仍然能够看到链家的影子。

  按照李文的说法,万链完全可以借助万科的渠道,涉足新房装修领域,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做成行业“巨无霸”。但万链的公司章程中,有“不与两家母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条款。也即,万链短时间内不会涉足万科的新房装修业务,后者的规模多达每年20万套。

  业内人士将装修业务分为三类:新房装修、二手房交易后的装修、老房子翻新。由于户型相对统一,新房装修在采购、施工阶段可以做到标准化,并容易做大规模。普通二手房装修和老房翻新都比较难,且面临的投诉较多。

  现阶段万链主要做后两部分业务,目的在于通过涉足难度较大的部分,逐渐提高施工品质和工程管理能力。

  万链对自身的施工品质较为自信。万链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客户反映来看,装修中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工期延长。其背后的问题是,供应链未能做到准确无误地匹配。而这其中,既有工程管理的纰漏,也是人员管理不到位的一种体现。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家装行业具有从业人员数量多、工种繁杂、供应链长、地域性较强等特征,有效管理平台的搭建,是决定企业能否做大的重要因素。该行业之所以未能诞生“巨头”,原因正在于此。

  据悉,当前万链在施工单数超过1500单,合约工人达数千人。在万链与万科共享的供应商平台上,供应商数量也达到数千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万链有意暂不涉足新房装修领域,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不断试错,来提升管理能力。

  上述整个思路,都与链家的发展路径十分相似。链家曾长期植根北京市场,并将北京的市场占有率做到50%以上。近几年,链家通过并购的方式,迅速实现规模扩张。按照郭翀的说法,万链的做法,正是在践行链家董事长左晖的思路:“做难而正确的事”。

  扩张野心

  尽管一直在“谋定”,万链“后动”的野心一直存在。在万链成立之初,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刘肖就曾表示,希望万链能在三年内再造北京万科的市值。2015年,北京万科的整体销售规模突破200亿。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建材分会秘书长王岳飞今年年中曾表示,2015年建材家居市场已经达到4.2万亿元,以居家换新为主要业务代表的家装后市场同步或将达到1.4万亿规模。

  某资深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家装行业极易产生规模效应。一方面,家装行业具有口碑效应,规模效应容易强化品牌影响力(即口碑效应),从而吸引更多客户。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可减少成本,从而保证品质,并增强溢价能力。

  目前,沪深港三地的建材家居行业上市公司不足10家,但甚少有营收规模超过百亿。该行业仍处于分散的状态。

  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如爱空间、齐家网、土巴兔等纷纷介入家装行业。传统的建材商红星美凯龙,传统房地产开发商恒 大、碧桂园也在该领域试水。

  这一市场显然也是万科觊觎的对象。2015年年初,万科提出万亿市值计划,在物业、物流、教育、万科驿、海外等业务上发力。王石、郁亮希望借此将万科的业态由单一转向多元,遍布全国的城市公司,成为转型的探路者。

  2015年初接手北京万科后,刘肖公布了养老、金融、装修等六大转型计划,万链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现有的架构搭建,万链的业务增长存在不小的想象空间。根据上文提到的公司章程,尽管万链不会与北京万科合作,但在时机成熟之时,不排除承接其它房地产公司B端业务的可能。而介入新房装修,是做大规模的重要方式。郭翀还表示,未来万链还有可能涉足软装领域。

  根据记者的采访,很多从业者对万链的介入表示出警觉。但同时也指出,对传统装修业务的了解不够深,可能成为制约万链发展的因素。但这一结论是否成立,仍需时间检验。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