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识】李德生副会长谈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北京共识】李德生副会长谈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

提要:目前,行业中达成工人职业化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自有施工队伍进行培训。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的施工队伍不成规模,作业的连续性很差。而且,一旦材料生产企业组建职业化施工队伍,就要为此付出高额成本及巨大精力。由于行业季节性和机会性的特点较为突出,要么“有人没活儿”,要么“有活儿没人”。全国目前没有特别成规模的防水劳务工人队伍,这也是造成行业“散、乱、小”的重要原因。如果工人队伍过于分散,那么搞职业化、提高工人职业素养等无异于空中楼阁。

  

  “北京共识”中提到,要“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其中的一大举措就是“鼓励组建防水专业劳务派遣公司”。对此,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会长李德生为大家进行了如下解读:

  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契合共识出台的主旨——行业需要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第一步是防水材料本身的质量要合乎规范、越来越好,第二步就是工人职业化的问题。

  我国建筑防水行业中,符合国标要求的材料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施工队伍的建设还远远落后。

  目前,行业中达成工人职业化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自有施工队伍进行培训。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的施工队伍不成规模,作业的连续性很差。而且,一旦材料生产企业组建职业化施工队伍,就要为此付出高额成本及巨大精力。由于行业季节性和机会性的特点较为突出,要么“有人没活儿”,要么“有活儿没人”。全国目前没有特别成规模的防水劳务工人队伍,这也是造成行业“散、乱、小”的重要原因。如果工人队伍过于分散,那么搞职业化、提高工人职业素养等无异于空中楼阁。

  因此,共识提出的一大举措是“鼓励组建防水专业劳务派遣公司”,这就要求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市场化程度,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说得通俗点儿就是,既要有市场需求,让劳务派遣公司里的工人能赚到钱;还要有好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和促进其发展。

  组建社会化的劳务公司,应该设定两条底线:第一,劳务公司不许代理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不许卖哪怕一平方米防水材料;第二,不许大包工程,只为企业提供服务。

  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平台,做劳务连锁品牌,让施工和服务社会化。这个劳务品牌一定要去企业属性——它不是任何一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施工队伍,加强行业属性——可以为任何一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服务。劳务品牌旗下的工人职业素养很高,装备水平也很高,培训到位,管理到位。这样高标准的施工团队,在目前的市场上很匮乏,是刚需,未来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组建专业劳务派遣公司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施工工人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更高,工人将获得更多的劳动回报;另一方面,材料生产企业把工程交给专业工人去做,工程质量更有保障,从而提升行业的总体水平。

  实现这一举措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劳务公司和生产企业的对接问题,这就需要行业同仁进一步达成和落实共识的指导精神,合作共赢,勇于迈出第一步。

  行业的发展绝不能“一手软,一手硬”,找一堆不会干防水的人搞施工,材料再好也一样会渗漏。提出组建专业劳务公司的初衷正在于此。

 延伸阅读

关键词:

德生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德生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