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房评:房企社会责任缺失成阻碍行业发展隐性因素
9.30楼市调控新政发布“满月”,监管层对房企违法违规现象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并公布了一批违规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北京市住建委也集中开展了在售商品房项目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执法检查工作,于近期通报了多起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房企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多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行为。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房地产业走过“黄金十年”,行业总量名列前茅,行业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状况却与行业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房地产业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堪忧。2012年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得分垫底;2013年房地产开发业社会责任得分处于一星级水平,即最初级起步水平,位列倒数第四;2014年仍处于各行业中下游水平,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信息披露水平提升空间巨大;2015年行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31家样本企业中竟无任何一家出现在社科院五星级(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最优等级)企业名单中。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房地产业转变进程和市场环境倒逼行业内企业需要在社会责任方面快速赶上。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进程表明,经历了短期经济极速增长发展的市场都有经典的共性特征,行业都从最初关注数量规模的扩大到注重质量的提升,从以基础设施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转变。
而现阶段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缺失、信息透明机制缺位正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隐性因素。北京市住建委披露的一批捂盘惜售项目,其中不乏一些千亿规模的龙头企业。我爱我家(微博)等一些知名房地产经纪机构也存在众多违法违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发布虚假房源信息、通过炒作不实信息造成恐慌气氛刺激消费者冲动购房,这些现象都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隐性因素。
从经济价值角度看,房企短视眼前暴利,忽视了社会责任其实是一种长效投资。众多房企的违法违规行为,侵害消费者切身利益,都是企业短视眼前暴利,忽略负面社会影响对企业发展、行业进步带来的伤害。房企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盈利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这些都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的长效投资。
10月初,北京土地市场施行新的土地拍卖政策即“限房价、竞地价”。告别了地价买地、高价卖楼的暴利时代,原来简单的数学题逻辑被打破,已经习惯了的行业高额利润空间被压缩了。躺着也能赚钱的好日子不复返,一些企业在“低利润”时代的创新盈利模式上犯难了。
尽管“限房价、竞地价”将价格上限锁住,但只要在建安成本、产品创新、营销成本等方面动动脑筋仔细测算,房企仍然可以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然而,长期的社会责任缺失,使得部分房企只看得上“大钱”看不上“小钱”,持续盈利能力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房地产中心主任Albert Saiz教授指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地产投资与开发应该秉承创造社区,并为社区带来积极正面社会影响力的价值观。这要求房地产企业拥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文化能力。
提升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加大监管力度应先行。应尽快建立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房地产企业诚信档案,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其中重要参考指标。建立严格的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诚信档案的信用记录应直接影响房企未来在土地开发、业务拓展等方面资格审查,增加企业在缺失社会责任行为方面的违法违规成本。形成常态化的违法违规案件披露机制。不让任何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