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保障房小区空置过半 被点名后扩大申请对象
继深圳坪洲新村776套保障房空置8年后,当地又一保障房被曝出现空置。
日前,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在深圳督查期间,发现深圳悦龙华府小区1004套保障性住房中有527套空置,空置率超过50%。在寸土寸金和房价、租金双双高企的深圳,这格外引人注意。
上述保障房性质为公共租赁住房,位于深圳龙岗区宝龙工业区内,靠近深圳的最东边坪山,远离中心城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该小区位于满是厂房和宿舍楼的工业园区。但附近企业员工不缺住宿地方,对租赁该保障房兴致缺乏。
龙岗区住建局表示,接下来保障房的申请对象将从重点企业的人才扩大到整个龙岗区的户籍轮候家庭,最大限度降低空置率。
4次公告但申请人数仍不足
宝龙工业区规划得错落有致,几条主干道宽阔整洁,路边绿树成荫,与当地其他产业园的杂乱迥然不同。中午时分,工业区的主干道之一宝龙大道颇为静谧,行人寥寥无几。
悦龙华府保障性住房,位于宝龙大道附近,外墙棕黄相间,远看特别显眼。该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竣工1004套,其中一房户型752套,每套面积约50平方米,二房户型252套,每套约85平方米。2015年度每月基准租金为13.3元/平方米。
记者到访时,刚入住该小区不到一个月的张玲(化名)正带着娃在儿童游乐场荡秋千。她介绍:“我们住的是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每个月的租金约是13元/平方米,算下来一个月的租金约650元。”她的丈夫是一名工程师,在附近公司任职,以公司的名义申请到了这套公租房,“最早入住的都1年多了,小区里的人还是不多。”
龙岗区住建局在回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函时表示,2014年以来,已通过龙岗区政府在线、区住房建设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发布了4次配租受理申请通告。目前,仅有一半的房子已经配租出去,其中还有一部分正在办理手续,尚未入住。
周边企业配套宿舍足
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发现,与悦龙华府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墙之隔的工厂宿舍挂满晾晒的衣物,生活气息浓厚。
周围住宿需求旺盛,为何悦龙华府却有一半的房子空置?
龙岗区住建局一位负责保障房事宜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解释:“2008年开始国家大规模建设保障房,龙岗区当时在原特区外,土地资源比原特区内要多。因为偏僻的地方空地多,开发起来快一些,所以就拿了这块地。”
他说,该保障房最初面对的是龙岗区重点企业的员工,员工需通过企业来申请。申请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或者获得相关职称,即大专及以上或技能型人才才能申请。
不料,项目选址偏僻,而且周边的企业对该保障房并不太“感冒”。“他们有自己的宿舍楼,条件很不错,并作为福利分给员工居住,有些甚至是免费的。”上述住建局的人士说。
记者在该工业区内发现宿舍楼遍地可见,与悦龙华府只有一墙之隔的工厂宿舍就有3栋宿舍楼,其房间的阳台上,都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园区内也有不少企业的宿舍楼和厂房相隔甚远的,不过企业派出的大巴接送员工上下班,很方便。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十二五’期间,深圳保障房严重短缺,但盖房的土地很难拿得到。保障房部门好不容易在工业区拿到地,就想先盖了楼再说,有房总比没房强。仓促之下,难免有疏漏。”
未来户籍轮候家庭可申请
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在发现悦龙华府小区出现部分空置现象时,当即与深圳市房管部门人员现场讨论对策:“信息不对称是个大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房源推荐给有需要的企业”、“新建保障房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龙岗区住建局在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回复函中称,将尽快组织开展龙岗区户籍在册轮候家庭的基本保障房分配工作,并结合人才住房政策的实施,将面向全区企事业单位开展配租工作,以最大限度降低该项目空置率。
龙岗区住建局上述人士解释,这意味着该保障房的申请对象将从重点企业的人才扩大到整个龙岗区的户籍轮候家庭。
不过,由于该保障房远离龙岗市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记者发现该小区距离最近的地铁口龙岗线大运站有十五六个公交车站,而且周边配套不齐全,方圆两公里左右几乎没有超市和便利店。即使有超市进驻了,但是都未开业。有多少轮候家庭会申请还很难说。
而且就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而言,保障房的租金价格要比城中村同等大小的房子高一两百元。
上述住建局的人士说:“如果小区还是住不满的话,就作为储备房源,增强这个片区的吸引力。”
专门机构精准对接保障房
根据深圳市的住房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市计划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40万套,此外,在计划新建和筹集的40万套保障房中,人才住房将不少于30万套。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类似悦龙华府小区的境地?对此,深圳市政府大手笔投资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人才住房保障的机构——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人才安居房投融资、建设和收购平台。
宋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成立这个人才集团后,相关方会仔细研究保障性住房市场。什么类型的申请者需要保障房、申请者到底喜欢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如何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申请者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又会给政府带来哪些收益等等,都会进行更细致的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