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厂商面对库存压力 有何解决方法?

日前,“去库存”“降产能”“供给侧改革”等成为“行业热词”,引发广大厂商讨论和反思。对于照明厂商来说,从过去到现在,“库存”无疑是他们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来源:OFweek照明网。

  现状篇

  “库存”过高,企业生产压力大,商家销售压力大,“到头来,只挣了库存”不是一句玩笑话;若“库存”不足,面对大客户、大订单,也只能“望单兴叹”。

  产能过剩 库存流通乏力

  多年前,对照明灯饰行业来说,不管是厂家还是商家,仓库里总会保持一定程度的货物充足,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临时下的“急单”“大单”,往日成为厂商一大竞争优势的“库存”,近年来却开始令人头疼起来。

  我们看到,从传统照明时代到LED照明时代,不管是照明产品的生产技术、制造工艺还是市场需求,都从“传统”走向“现代”。过去单纯“拼产能”的运营模式渐渐让位给依靠“新技术、高品质、优服务”的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依然停留在“产品生产出来,就一定卖得出去”的旧思想里,其结果就是产能越来越高、仓库越建越大、货物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库存流通乏力。此时,“库存”,厂商曾经的“宠儿”在“供过于求”中成了“弃儿”。

  销售受困   产品滞销积压

  且不说产能多少、指标多少、库存多少,若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销售持续疲软、产品滞销,那么必将导致库存压力加大。“产品,只有卖出去了,才是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产品滞销周期长,其对于企业和商家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商家来说,“产品卖不出”是最头疼的问题。“产品滞销”意味着货物积压:一方面,滞销品极大地影响了商家资金回流,造成品牌营销、市场推广、市场维护和渠道建设“脱节”,而这又与销售业绩密不可分,直接造成销售额下降;另一方面,产品滞销,店面乃至仓库的货物积压严重,对商家购进新品、抢占空白市场、提高区域销售都是一种限制。

  对于厂家来说,产品销售不出去尤为严重。产品滞销,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堆放仓库,资金亦随之被“锁”进仓库,不能及时回流,影响下一经营环节的持续进行。销售疲软,其必然结果是增加厂商的库存压力,减弱厂商持续发展和竞争动力,最后导致厂商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关门倒闭。

  评估失准   库存高于预期

  笔者在与商家交流中得知,目前,多数代理商的库存基本上都比预期要高,有些甚至远远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大部分商家表示库存比预期高,所幸未造成太严重后果,不影响持续经营。但事实是,商家们的经营压力有多大,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据部分商家透露,“库存过高”与“评估失准”有关。这里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厂家对商家评估失准,有些厂家在给合作商家供货和“定销售目标”时“期望过高”,在一定时间内“拨”给商家的货物过多,导致商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销售指标;

  二是商家对自己的销售能力、客户资源、所在地市场容量等评估失准,其在向厂家订货时数量偏高,超出所能承受范围,不能及时消化库存。

  产品更新 货物沦为“弃物”

  如今,随着传统照明逐渐被LED照明所取代,照明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对产品有多样化需求以及提倡时尚、健康、环保、方便、智能等,照明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且快速。嘉美照明市场部总监李志锋表示,嘉美经营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产品管理与制造经验,依托嘉美工业园强大的产能与产品线快速转换功能,已基本上实现“以销定产”及“零死库存”的目的。

  但是,对于做不到“以销定产”和“零死库存”的厂商来说,企业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完善产品线,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在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必然导致已有产品成为销售最弱的一环,甚至“低价抛售”和“优惠促销”亦难以扭转局势。因为有了更新的产品、更高的性价比,曾经的产品在更新的产品面前渐渐丧失竞争力,沦为“弃物”,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其将大大占据厂商的仓库,成为库存压力的“罪魁祸首”。

  配货无力 订单反成“废纸”

  在众多厂商抱怨“库存”高、压力大的同时,有一部分厂商表示“哭笑不得”。他们由于突然接到客户的“大单”“急单”,在现有生产能力和库存水平下,未能按时完成订单,或预计无法完成订单,而错过一笔生意。这与厂商库存不足、配货无力有关。

  帝晖灯饰营销总监樊松建表示,如今,“产品的出货速度”是终端经销商很关心的一个方面,如果厂家出货跟不上,经销商也会换厂家。这说明,如果厂家等到客户下单再来备货,多数品类已经来不及了,特别是出货周期长的产品。由此可知,库存高是压力,有可能造成资金的“变相蒸发”,给厂商造成直接损失;而“库存”不足,厂家无法给经销商供货,经销商无法给终端销售者供货,这是环环相扣的“联结”关系,致使厂商都与订单失之交臂,造成间接损失。

  方法篇

  在LED照明行业,“库存”是厂商一大“顽疾”,且厂商在发展壮大时,若库存无法及时消化,其负面效应将会不断放大,库存压力将持续上升。“方法总比问题多”,面对库存压力,厂商有何解决方法?

  转变生产方式 树立强势品牌

  在LED照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应改变固定思维,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控制产能,实现生产、运营、推广、销售、服务等各环节效率最大化。众所周知,过去“粗放式”生产方式弊病多、消耗大、成本高,且容易造成货物积压风险。

  此外,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品牌推广,树立强势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宣传或者业务人员直接下市场作业等方式,争取在最大范围、以最强势的方式让终端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

  那么,企业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品牌宣传有何作用呢?第一、增加消费者对此品牌的认知度,从而增加产品终端市场见面率;第二、品牌推广,实质也是为产品做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品牌美誉度和增强客户黏度;第三、品牌足够强势后,可以优先得到市场优质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有利于产品最终销售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胜出。

  与此同时,当企业及时完成转型,并具有强势品牌作支撑,这在企业寻找商家时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在厂商关系中保持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商家代理强势品牌,由于此品牌本身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商家完全可以省去品牌宣传的时间和费用,且强势品牌后面往往是强大的客户群体,是商家可以即时享有的资源。在这种双赢情况下,厂商库存压力更易降低,彼此更易连成“利益共同体”。

  完善销售计划 开拓空白市场

  当你感受到库存带来的压力时,“销售环节”是首当其冲、亟需解决的重要部分。厂商最终目的不是“去库存”,而是“将产品销售出去,并从中获利”。

  首先,厂商都应制定可执行落地的销售计划,并按照既定目标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此外,在市场开拓方面要下足功夫,不但要深耕所在区域市场,了解最新市场动态和需求,还要针对竞争对手做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空白市场,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蓝海”;最后,厂商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应始终将“销售”放在首位,切莫等“库存”压力来敲门时,再定促销计划。

  联浦照明营销总监杜淑静表示,“库存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产品滞销,对于成为滞销品部分,要尽快实行有效促销,该抛货的时候决不含糊。那么,如何做到“有效促销”呢?

  销售不出去的产品都将成为滞销品,而滞销品出货周期长,大规模、长时间堆放仓库,导致库存压力过大。“促销”主要是针对“滞销品”进行,当产品到了只能依靠“促销”才能消化的时候,经营环节已经出现问题。所以,“有效促销”亦是“无奈之举”,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库存压力,但厂商更应“防患于未然”。

  多出精品爆款 打造畅销产品

  “畅销品”和“滞销品”形成鲜明对比,在缓解库存压力方面起着相反的作用。畅销品基本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最有卖点、最具优势的精品爆款,其市场需求较好、销售之路畅通,基本不会造成过大的库存压力;而滞销品的形成,除了与“销售无力”有关外,产品本身亦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缺乏卖点、没有优势的产品,由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也就成了库存的“主力军”。

  为了防止“新品”成为“滞销品”,并由“滞销品”拉高库存压力,企业应研究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最新需求,开发出企业自己的“尖刀产品”,以精品爆款抢占市场,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在培育精品爆款的过程中,对于缺乏竞争力的产品要果断进行取代,并对产品线上的单品进行评估,分出主次重点,尤其是中小企业,若在发展初期,市场推广和销售不能及时消化现有产品的话,其必然会形成“仓库越建越大、库存越来越高”的局面,这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暂时缩短产品生产线,减少单品项和单品量,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精品和爆款。对商家来说,合作厂家推出强有力的精品爆款后,商家唯有全程专注负责销售环节,才更容易打开市场,减少对“高库存”的担忧。

  整合优势资源 走差异化路线

  目前,LED照明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但核心的芯片技术、封装设备等只掌握在少数上游企业手中,加上行业准入门槛整体偏低,致使涌入的照明企业数不胜数,且多聚集在下游照明应用领域,其产品竞争力不足,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目前经济大环境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众多中小企业生产空间被严重压缩,最初赖于成立和发展的价格优势在“价格战”中逐渐丧失,而大企业、大品牌依托其品牌、规模、资金、渠道等优势“逆势而上”,迅速占领市场。

  企业在发展时应有意识“走差异化路线”,从差异化经营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细分领域,做细分市场的佼佼者。

  此外,厂商多次提到“备货”过多或不足的问题,表示难以准确评估市场需求,未能保持在合理库存范围内。国亚照明电器总经理魏涛说到,寻找多家OEM企业,与之合作进行整合资源,共同解决客户所下的“急单”“速单”,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缓解库存的好途径。

  拥抱电商平台 实现库存共享

  现阶段,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电商平台成为新型购物方式,厂商应该积极拥抱电商平台,在“互联网+”思潮中找准定位,而不是一味地排斥电商平台。

  除了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厂商应寻找合适自身发展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合理规划线上与线下产品、线上与线下销售,并通过电商平台分流一部分库存,增加产品销量、提高订单。

  此外,电商平台可实现“库存共享”,得到更多优质资源,有效降低厂商的库存风险。但是,厂商在选择电商时应多加小心,谨慎挑选适合自身定位规划的电商平台,在降低库存风险和提高销量的同时,完成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