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两端发力 房地产全方位去库存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12月21日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发布,“化解房地产库存”成为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
同一天,另一场刚刚由“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刚刚结束,核心议题同样也是“房地产去库存”。
两场“中央”级别的会议,都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重要议题,无疑凸显出了这一既联系着供给端,又牵引着消费端的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去库存是房地产必须迈出的一步,但同时需要迈出的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改革步伐。“绝不能简单按照过去的思路去化解房地产库存,务必要精心布局,多方出力。”一位发改委系统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得知,中央在城镇化、城市工作和房地产上将有一系列重要政策出台,相关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各自领域的应对措施。“我们已经开始启动规划改革。”住建部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全面推进城市规划改革的有利条件已经具备。”
不仅仅降房价
此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是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在住建部部长陈政高看来,这预示着住建系统站到了国民经济的前面。
“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是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定调会,为未来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会议讨论了很多重要议题,事关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模式,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留存了许多不协调的地方,“这些发展中暴露出的矛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此过程中,“鼓励开发商降房价去库存,犹如叫开发商拿刀割自己的肉,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谢逸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去库存呢?谢逸枫认为,去库存不能单纯依靠农民工买房与鼓励开发商降房价,应该实施全方位的去库存方案。“户籍、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停止城市大拆迁、收购商品房(资料、团购、论坛)转为保障房、棚户改造货币化安置、农民工财政补贴买房等措施,也可被用于有效去库存。”谢逸枫说,去库存需要采取“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这一点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认同。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这很重要。”上海地产评论员顾海波对记者说,“降价并非是唯一出路,政府应该下定决心,去楼市杠杆,让房价回归理性。”顾海波强调。在顾海波看来,房地产“去库存”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房地产去库存需要统筹安排,差别化施政。同时他还建议,政府不能再通过土地出让金,以双重利益动机推动房地产发展,需关闭这扇利益的闸门,这才是正题。
搭建顶层设计
在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城市工作会议已经停办了37年,上次召开还是1978年,此次城市工作会议的“回归”,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改革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新的“春天”。
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讨论了很多重要议题,不仅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还将涉及到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再塑造。因此此次城市会议是在住建部联合多个部委共同参与下召开的。据上述人士透露,此次会议的议题包括了城市规划、住房政策、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用事业运营等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而在这些长期发展规划中,房地产去库存问题则成为了一个影响多个领域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只有顺利地实现房地产去库存才能盘活一个城市的资金和发展活力,而另一方面房地产去库存又离不开整个城市政策改革的总体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房地产去库存”的目标,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责任就是为这一目的寻找实现的途径。
北京光合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兴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更高层面来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如户籍改革、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而此次会议把这些问题予以细化,多项具体措施也即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