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第一高楼”被诉侵犯居民日照权

  近年来,我国采光、日照妨害纠纷频繁发生,相关案件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羊城晚报记者23日从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获悉,法院对“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遮挡邻居住宅阳光作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南京国资绿地金融中心一次性补偿原告居民陈军10万元。

  2004年,陈先生在南京市鼓楼区厚载巷阳光阁买了一处住宅。他的房子在二楼。“小区名字叫阳光阁,我们也是冲着它的采光才买的,现在全变了!”陈先生称,现在冬天住宅光照时间非常短,导致房屋潮湿阴冷,长期缺少阳光也使得父母身体不适。

  2005年,由南京国资绿地建设的紫峰大厦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建成竣工。大厦建成后,以其358米高度雄居于南京鼓楼广场一侧。

  紫峰大厦在成为南京新地标的同时,也与周边市民引发了一些纠纷,主要表现在大厦妨碍了周边一些居民家的采光,这其中就直接影响到陈家。

  2010年,陈先生的父母将南京国资绿地告上法院,但后来因律师不愿代理而撤诉。这之后,陈先生接替父母的维权行动,并于今年5月将南京国资绿地告上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称被告建设的紫峰大厦侵害了其家庭“日照权”,主张被告一次性补其损失10万元。

  该案中,法院缘何会支持原告索赔10万元的全部诉讼主张?对此,主审法官武加庆作了释明。武加庆说,城市要发展,高楼要建造,但公众的“日照权”、亦即“阳光权”更要保护。正因为如此,国家和地方才出台了相关硬性标准,而这些钢性标准,也恰是法院判决所要遵守的依据。

  武加庆指出,原告作为阳光阁某幢203室房屋的产权人,其“日照权”应受法律保护。紫峰大厦建成后,使原告所有的房屋日照时间减少至国标以下,对原告及家人的健康和生活势必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专家说法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伟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我国《城市居住区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住宅建筑日照应满足大寒日大于等于两小时的标准。

  张伟君表示:“这一规定还详列了三种特定情况,其中一条就是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此案中,被告违反了这一规定,不仅使203室房屋日照时间减少,而且低于大寒日累计日照时间大于等于两小时的国家标准。”

  张伟君认为,新建建筑物未违反建筑物间距的规定,但却减少了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时间。如果减少后的日照时间依然在日照时间标准之内,则未超过容忍义务的范围或社会观念上的忍受限度,不构成相邻日照、采光妨碍,但由于给相邻方造成了损失,所以应根据公平合理精神对相邻方进行补偿。如果减少后的日照时间低于日照时间标准,则违反了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构成相邻日照、采光妨碍。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