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等安徽7市昨日重度污染 本周多雾霾
10月18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自10月15日开始,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首先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16日污染范围逐步扩大,17日,华中、华东地区部分城市也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29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情况,其中我省占7个。
29个重污染城市,我省占7个
“天气一冷,合肥的空气就差起来了。中度污染都算是好天气了。为什么是这样?”相信这是很多市民,对于这几天合肥空气的直白感受。尤其在17日(上周六)早上,简直就是“浓雾”弥漫,空气污染指数也飙升至280,达到重度污染级别,这是今年以来,少有的重度污染天。
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16日至17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廊坊、济宁、保定、聊城、滨州、滁州、北京、宿州、枣庄、济南、淄博、莱芜、蚌埠、阿克苏地区、东营、马鞍山、潍坊、唐山、衡水、安顺、淮南、德州、泰安、周口、自贡、淮北、泰州、合肥、南京等29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情况,其中廊坊市污染最重,空气质量属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日均浓度为263微克/立方米。
29个重污染城市,我省占7个。好在从昨日下午开始,各地污染开始减退。其中,合肥已在昨日下午4时,空气质量已好转至“良”,污染指数下降至67。
两个原因造成重污染
为何会发生如此大面积污染?对此,记者也采访了环保部门。
据悉,造成近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动车、餐饮油烟、扬尘等污染排放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此外,还有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近几天冷空气势力弱,气温回升快。近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稳定,云层压得比较厚,污染物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据预测,未来几日,受冷空气影响,我省地区空气重污染有望缓解,但污染还会出现。同时建议在空气重污染期间,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
又讯,上周开始,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蓝天渐渐少了,周末,到了雾霾再度笼罩在江淮上空。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未来一周我省仍然多发雾霾。
记者查询了一下近期我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现全被大雾预警给“包办”了。如省气象台从10月15日开始,连续3天早晨或上午都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凤阳在10月17日还发布了最高级别的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很多人都觉得这场雾霾来得太突然,前几天还是空气清新晒蓝天的节奏,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十面霾伏”了?
据气象专家介绍,本轮污染从10月13日夜里开始,我省持续受到均压场的控制,通俗点说就是天气太过“美好”,无风,无雨,无冷空气。这样的气象条件非常适合雾霾生存,PM2.5不断积累,污染也不断升级。
不过,随着一股弱冷空气南下,昨日大雾预警得以解除,但冷空气太弱,对雾霾的缓解作用有限,好在风向转为偏东风,这两天的雾霾相较前几日会轻一点。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起伏不大,多雾霾。
要想赶走雾霾,只能期待几天以后台风“巨爵”带来的大风了。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消息称,今年第24号台风 “巨爵”(超强台风级)于昨日(18日)3时左右登陆菲律宾吕宋岛。预计22日前后在台湾东南部海面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并向东海东南部海面靠近;也可能在巴士海峡逐渐转向西偏北或西北方向移动,登陆台湾或闽粤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