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假堵车看照明行业的“拥堵”
新闻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国庆长假结束了,可很多人却还没有回过神来,这个长假期间,最受关注的新闻除了“青岛大虾”,就是屠呦呦老师获诺奖和高速堵车了,甚至有人调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路上那么堵,想想都痛苦。”
每逢长假,堵车似乎都是必然上演的戏码。事实上,“拥堵”也是我们照明行业当下的现实状况只不过放假出行是车与路的用户在拥堵,而当下照明行业主要是制造商在拥堵。正如中照学会窦林平秘书长所说,照明行业3万多家应用企业,无论从什么角度(市场)都不需要这么多企业。——这是LED照明营销人胡彬日前在微电子自然光论坛微信群上围绕《“拥堵”的彼岸》为主题发表了关于行业的心得分享。对此,阿拉丁新闻中心将胡彬先生的分享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阅读。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照明行业的“拥堵”呢?针对直接做终端市场的制造企业(不包括做贴牌与做半成品的企业)来说,胡彬认为有两条可行的路径是值得去探索的。一条是吴正喆大师提出的共享经济出发点平台化运营。另一条是个性化(含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行业现在对平台的呼声此起彼伏,其实大家“平台”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在胡彬看来,“平台”是一个行业属性的系统集成的管理解决方案。不少人只将其理解为一个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他认为针对照明行业而言这样的理解是残缺的。照明行业的“平台”需要解决很多管理问题,不仅仅只是把商品卖出去。LED的技术特性比传统照明更容易形成“阵营”,催生包括产品在内的标准化,标准化形成规模就会影响产业链。在传统照明时代技术链短准入门槛低,技术链的整合难度远远大于LED照明时代,行业已经出现了专业的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
谈及对“平台”的定义与理解,胡彬作了如下阐述:实体企业太多完成行业拥堵,必将为服务业带来商机,这是很简单的商业逻辑,“平台”就是行业的第三产业。但是只有具备我定义的“平台”内涵才具有行业层面的意义,因为其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利益格局的重塑等技术手段形成对流量的掌控,从而使上游依赖。行业不少所谓的“平台”只是停留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本质还是中介,当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消失也必然失去竞争力。
胡彬进一步说道,“个性化(含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这条路径强调的是与众不同,单个企业依靠个性的绝活立身,毛利空间大,企业受订单导向。其存在三个问题:1、订单的变化使成本把控比较难,存在潜在显性风险;2、不具备“复制‘’特性很难形成规模;3、个性化的技术壁垒一旦被竞争对手破解就失去优势。”
胡彬强调,由于“平台”不能直达用户,所以这条路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且预计走这条路的总市场容量大于平台化运营的总市场容量。
“传统照明时期占市场总容量不到2%的企业就可以引领行业好多年,LED时代能出现占行业5%,甚至10%的庞然大物吗?”最后,胡彬用一句引人深思的反问作为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