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正悄然走进生活

城市建筑耗能问题愈来愈严重,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已成共识。该方案提出,到2015年末,全市新建绿色建筑6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6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全市2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2017年末,全市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工作目标。

  城市建筑耗能问题愈来愈严重,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已成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成了现今城市建设的关键词之一。皖西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六安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全面启动。该方案提出,到2017年末,全市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工作目标。

  今年8月,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六安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全面启动。该方案提出,到2017年末,全市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工作目标。

  时下,城市建筑耗能问题愈来愈严重,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已成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成了现今城市建设的关键词之一。

  城市建筑流行“绿色革命”

  那么,绿色建筑是个什么样?近日,记者走近我市部分绿色建筑,亲身感受绿色建筑给城市生活带来的新理念。

  即将竣工的六安房产大厦是我市目前为数较少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之一,无论从建筑设计、运行以及材料使用等方面都走绿色生态路线,采用的是呼吸式幕墙,电源使用的是光伏太阳能,节电环保,绿色停车场,空调系统以地下水为媒介,利用地下水循环实现空调运转,大大降低了电耗。整幢大楼在建设中力求体现节约、环保。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从眼前看,绿色建筑花费的材料等成本或许会高点,可从长远着眼,它在运行中所节约的成本、能耗更多更大。”市住建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市人民医院河西分院、六安房产大厦、金寨大别山职业技术学院、寿县国投大厦四个项目获得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称号、示范面积达到29.3万平方米。

  三年内我市近三成新建建筑将按绿色标准设计

  据了解,我市的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始于2013年,2014年8月,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六安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全面启动。

  该方案提出,到2015年末,全市新建绿色建筑6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6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全市2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2017年末,全市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强化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农房建设、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发展及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加快推动建筑产业化、做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6项重点工作,明确要求在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建筑项目及单体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年度招拍挂土地总面积中确定不少于20%的房地产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并在土地出让、规划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无疑,该文件的出台,将为我市绿色建筑推广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绿色建筑推广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住宅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然而纵观城区楼盘等建筑设计、运行,浪费、耗能、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

  “大楼采光不好,一年四季连白天都得开灯办公,仅这一项就要耗费不少能源。”市民张女士在城区梅山路一家办公楼内办公,由于所在办公楼设计规划等原因,采光性能较差,楼道、办公室长期拉灯办公,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当前一些建筑中并不鲜见,建设方案不够优化、规划的片面性,导致建筑自然通风、采光不好,进而造成电能等能源的极大浪费。

  “全市目前累计建成节能建筑约3324平方米,形成节能能力约127.97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2.72万吨。”市住建委有关负责同志在采访中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紧密联系,绿色建筑推广虽任重道远却大势所趋。

  “总体上看,我市目前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应用技术、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制约工作开展,我们在下阶段工作中将采取强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整体推进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市住建委主要负责同志这样说。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