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森李昕:让建筑产业化惠及更多方面
10月14日-16日,上海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上,众多绿色节能的领导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工业化住宅技术研究,倡导全装修SI体系、长寿命百年住宅体系以及预制混凝土装配技术体系,所推广的“SCP”工业化住宅集成技术体系已经在万科等地产商的一系列项目中获得了实践。在展会期间,上海中森李昕副院长在现场,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接受了新浪地产(微博)的采访。
新浪地产:李院长,您好。说到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就不得不说标准的问题。中森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设计标准,并将它推广的呢?
李昕:装配式建筑的确需要标准化设计,但是装配式建筑只是一种结构的建造方式,它的规范和标准,依然建立在国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之上,等同于现浇结构。由于建造方式不同,在节点上有一些不同。中森通过多年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节点设计和建造的规程。并积极地参与上海市及国家装配式建筑规范的编制工作,希望能将我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共享,成为行业内的规范与标准。
新浪地产:自中森与万科合作的项目之后,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也愿意采用装配式建筑。对于开发商来说,选择装配式建筑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
李昕:我们的确应该感谢和敬重万科,因为万科在1999年就首先响应了政府提倡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条件还不具备,万科依然能够坚持装配式建筑15年,非常不容易。目前更多开发商也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队伍中来,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于装配式建筑有了倾斜,各个地方根据自身条件,从拿地开始就要求开发商承诺建造一定比例的装配式建筑。北京、上海、沈阳、深圳、合肥、长沙等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强制性政策。另一方面,市场对高品质建造的需求逐渐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优质的建筑,而装配式建筑可以解决传统建造方式中的许多质量通病。
首先就是人工,现在建筑工人的人工费用大幅地增长,现场搭建木模板等工种逐渐成了最昂贵的工种,传统的农民工在向工业化工人转型,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已经具备。其次就是环境,现浇建筑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类似北京雾霾这样的空气污染,已经对人的健康都产生了影响,不能再用高污染的建造方法。现在建筑的体量也越来越大,现浇需要用到大量水泥,遇到大体量的墙体,水泥的配送也会成为重要的细节问题。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浇筑体量大大减少,同时还能够避免很多传统建造无法解决的渗水、漏水、开裂等问题。所以,越来越多开发商意识到,装配式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不参与其中,未来就会落后。
新浪地产:现在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各有千秋,从20%-70%都有。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中森建议使用怎样的装配率,能够达到更好的性价比呢?
李昕:从技术角度来看,装配式是一种建造方式,建筑完全采用装配式也没有问题,就像汽车从手工制造走向流水线一样。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还高于现浇建筑,所以装配率越高意味着成本越高。现在各个地方对于装配式建筑都会有装配率的指导标准,各大开发商出于成本的考虑,会选择指导装配率。还有一些开发商,从工期、品质和引领行业的角度,会采用更高的装配率。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周期,相比现浇建筑可以大幅缩减,能够更好地控制开发商的开发周期,也有很多开发商出于这个角度选择更高的装配率。
新浪地产:装配式建筑的这些优势都是针对开发商的,那装配式建筑对消费者来说有哪些好处呢?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在品质上有哪些优势?
李昕:在国外,因为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比较高,所有东西都能通过工业化的方式建造出来,需要人工更多、能够体现个性化的私人订制产品就会拥有更高的价值。但是建筑是一个比较集群的产业,之前只能依靠开发商去整合上下游的产业。在设计、施工、产品各方面的链接中容易产生一些偏差,设计方对开发商的理解,施工方对设计的理解都会有偏差。装配式建筑就是以标准为桥梁,让这种链接顺畅起来。工业化建筑普及之后,产生的变化不单能惠及产业上下游,最重要的还是惠及消费者。
就中森和我个人的理念来说,建筑设计一定是以全装修为前提的,我们要设计的是精装房,我们要通过一个完整的建筑作品来展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装配式建筑相匹配的,是我们提出的“CBI”全装修、全寿命住宅的设计理念。我们将建筑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结构体和维护体,另一个就是包含装修、管线、集成设备的填充体。我们的设计方式是将设备管线与建筑主体相互剥离,不再将管线埋入墙体内,而是藏于中空地板、夹心墙体、管井和薄吊顶之内,并留出检查维修的空间。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住户就能按照自己的需要,方便地做一些改动,又不用敲墙、砌墙,破坏建筑的主体。运用装配式建筑建造的住宅,建造周期更短,也极大的降低了烂尾楼的可能。由于运用了统一的建造标准,住宅的品质也会有更大的保障。在这方面,装配式建筑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建造方式,它能够带来建筑品质直观的提升。
新浪地产:中森和万科等开发商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都有哪些经典案例呢?
李昕:从2003年开始落户上海,先后有徐汇滨江中海瀛台、万科浦东金色里程、万科浦东金色公馆、万科浦东金色城市、金地浦东未未来、金地宝山艺境、华润中央公园等等。其中有些项目早在2006年就已经建成,已经交付入住了八年多的时间。优秀的品质让这些项目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对住户来说,选择全装修住宅也能够获得实在的品质提升。
新浪地产: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的实现内墙保温、能源回收等绿色建筑技术。那中森还能提供哪些绿色建筑技术?
李昕:中森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就是节能环保,它已经成为我们设计环节中的一项宗旨,融合在设计的每个环节中。中森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功能使用需要与开发商共同制定绿色建造技术标准,如使用中水回收、雨水利用、太阳能、节能材料等各个方面的节能技术。因为中森是一家负有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从长期来看,运营成本和用户的取暖制冷费用一定是节约的,一定是实现多方共赢的一种方式。
新浪地产:中森2015年有怎样的发展愿景呢?
李昕:从工业化住宅来看,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套以技术为主导的产业联盟。
打造一个基地,目前正在着手策划建设住宅技术实验基地,将以实物实景展示真实空间的体验方法来宣传、推广工业化设计手段。搭建一个平台,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住宅技术集成的动态展示,搭建一个产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平台。(如BIM协同设计,CBI集成技术体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包括协助政府编制培训教材,开展行业内培训,建立信息搜集、发布网站等。让工业化住宅这个产业能够更加健康高效地发展。
引领住宅产业发展是我们每一位行业人的责任,产业链的健全是工业化住宅推广的关键因素,设计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节点。
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其实也有了十多年的历史,已经从起步的摸索阶段进入了新的十字路口。中森将节能环保放在首位的理念,重新让我们认识到装配式住宅、工业化住宅不单是一种建筑方式的改变,更是一项可以惠及开发商、建材商、购房者等多方的绿色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