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发生两起电梯事故,所幸都被救出来了一人维护50台电梯,维保人员“忙不转”

按严格的操作规范,必须两个电梯维修工一起负责维保一台电梯,平均一人维修保养不应超过30台。对于电梯维保费用过低问题,质监部门表示,虽然国家对电梯维保有强制性规定,但没细化到维保过程如何监管。

  来源:扬州时报

  记者调查:维保费困局导致维保队伍稳定、扩容“两难”

  沈悦冰 制图

  昨天上午8点左右,邗江区朱塘路附近一栋办公楼发生一起突发事件,祖孙俩不慎被困电梯20分钟,好在得到热心市民和消防员的帮助,祖孙俩才从悬浮在半空的电梯中逃出。据了解,昨天我市共发生两起电梯困人事故,另一起电梯事故发生于昨天中午11点30分,事发地是扬子新苑C区,困在电梯里的市民,被及时发现后安全救出。电梯事故屡屡发生,其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市电梯专业维保队伍状况如何?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电梯事故】

  祖孙俩不慎被困电梯,好心市民现场安慰

  “爷爷,我想到上面玩玩。”昨天上午8时许,小丽跟着70多岁的爷爷来到邗江区一栋办公楼内玩耍。看到有人乘坐办公楼的观景式电梯后,小丽来了兴趣,嚷着让爷爷带她乘坐电梯。

  爷爷心疼孙女,不好拒绝,于是摁下了电梯上的上升按钮。很快,电梯到了,爷爷搀着小丽的小手,走进了电梯。祖孙俩准备先坐到楼顶,再乘坐电梯回到一楼。爷爷摁下电梯楼层按键后,电梯身体缓缓上升。“咔!”就在小丽瞪大着眼睛,好奇地向外望去时,电梯行驶到一楼与二楼之间,突然停下了。此时,爷爷曾试着启动电梯,但没有效果。

  “别哭,在里面别乱动!”祖孙俩发出呼救后,很快被人发现。两名热心女士来到电梯外面,鼓励祖孙俩冷静下来,不要恐慌。

  消防出动救援,祖孙俩从“夹层”中获救

  接到报警后,蜀冈路消防中队,随即组织救援装备前往事发现场。通过外围侦查,发现祖孙俩被困在一楼与二楼之间,在现场,小女孩不停哭泣。

  “小妹妹,别哭,叔叔来救你。”消防员赶到现场后,一边安慰电梯里被困的祖孙二人,一边寻找救援方法。经过观察,消防员认为,如果从二楼进行救援,可能祖孙俩会因体力不支,影响救援。考虑到现场的特殊情况,消防员将救援重点放在了一楼电梯口。消防员取来消防钥匙,尝试着打开电梯门。电梯门没有被锁死,消防员很快将电梯门打开。消防员此时看到,里面电梯悬在半空中。

  “小妹妹,你们安全了!”消防员将小丽第一个从里面抱了下来,然后进行安慰。随后,将爷爷从电梯中救出。“我也不知道办公楼的电梯正在施工,看到施工人员上了电梯,就想带小孙女上去玩一下,没想到困在了里面。”获救后,爷爷责怪自己差点“害”了孙女。

  据初步了解,这起电梯困人事件可能系电梯故障所致。

  【维保内幕】

  收费低、人员少导致电梯故障频发

  据消防人员介绍,进入夏季,电梯故障进入高发期。电梯关人是电梯出故障后的保护措施,救援很重要,也很危险,电梯救援最专业的队伍是电梯维保人员。那么,扬州的电梯维保队伍如何呢?

  电梯维保单位普遍缺人

  记者从市质监局特设处了解到,截至昨天,扬州全市在用电梯12742台,其中市区(含江都)9033台。全市现有备案电梯维保单位45家。

  陈开顺,是南洋工贸(扬州)有限公司南京电梯分公司总经理,他面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生意太难做,人员缺口大。”他说,电梯维保单位招工太难,工资不高,还很辛苦。每天要到现场对电梯进行维护,24小时必须手机开机,一旦遇到电梯困人,就要随时赶到现场,这么苦的工作,一般人都干不了多久,就离职了。

  “现在不管招不招得到人,都必须保证30部电梯要有一个人来维护。但有些小公司,会通过减少人手来控制成本,40—50部电梯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出了问题也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陈开顺说。

  压低维保费让维保单位举步维艰

  有人会问,为何不提高维保人员工资待遇?陈开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客运电梯维保的正常市场价是每年4000元左右,这个价格会随着楼层多少有所浮动,浮动范围也在500元之内。但是,这么多年来,扬州一直维持在2000元左右。

  按严格的操作规范,必须两个电梯维修工一起负责维保一台电梯,平均一人维修保养不应超过30台。以一台一年维保费用2000元算,30台的费用是6万。“我们最近刚招了一个新手,每年保底工资4万,再加上各种保险和福利,至少5万以上,哪还有什么利润?”

  “现在商务楼和机关事业单位的电梯维保费还高些,居民小区就是‘鸡肋’,压价压得太厉害,实在赚不到钱。”陈开顺对这样的市场感到很无奈。

  三大难题导致电梯维保费用难保证

  市质监局特设处处长姚清表示,目前电梯维保费用难保证,主要面临3大难题:一是物管公司向业主收不全维保费,导致电梯维保经费不到位;二是小部分物管公司没将全部维保费用于电梯维保,监管不透明;三是维保实行市场化运作,一些维保单位为争取到业务,故意压低价格,导致后期服务跟不上。

  【部门监管】

  监管人员有限都是超负荷工作

  那我市电梯年检情况如何?监管力量如何?“目前我市拥有12700多台电梯,我们每年会对电梯强制检验一次。”市质监局特设处一位人员表示,每年,质监部门都会认真对每部电梯进行年检,如发现问题会及时要求维修。监管人员确实人员有限,但每年都超负荷工作,保障全市电梯安全运行。

  对于电梯维保费用过低问题,质监部门表示,虽然国家对电梯维保有强制性规定,但没细化到维保过程如何监管。“拥有许可资质的维保企业低价竞争,属于正常经济活动,价格由市场来调节,质监部门无权干涉。我们只能从电梯的安全方面去加强监管。”质监部门表示,作为监管部门,也应积极引导有序竞争。

  【服务现状】

  亏本价只能提供低质保养

  陈开顺介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台电梯每15天就要日常维保一次,一年需24次,一次保养,至少需要两名维保人员。而保养内容多达60项,一台12层左右的电梯,年保养费用至少需要3000-4000元。

  而2000元这样的维保费用,对于维保质量,必然采取“虚以委蛇”的态度了。而大多数物业公司,在维保单位进行电梯保养时,不可能派人陪同,也给维保人员低劣保养大开方便之门。

  一人维护几十台电梯

  24小时不休息都来不及

  陈开顺透露,不少电梯维保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在保养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严格的操作规范,必须由两个技术人员一起维修保养一台电梯,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维修保养的电梯不应超过30台。现在楼层低的,一个人能维护35台电梯。人手一紧,只好“变通”着压缩单位维保工时,以腾出时间赶下一家,有的公司一个技术人员一个月就要负责大几十台电梯的维保工作,平均下来,每天要维保两三台电梯,就是24小时不休息,也来不及。维保变成“走过场”,本应在维保时排查的小隐患,就累积成了关人、夹人等故障。“往往就是电梯坏了才去修一下,日常的维护保养已经没有了。”

  【业内建议】

  电梯维修保养费用

  应专款专用

  “以前盘子小,市场份额少,各家通过价格战,将维保价格降了下来。而如今,扬城住宅小区的高层楼房多了,电梯也多了,价格却一直上不去。”陈开顺说,恶性竞争的后果可能在近几年还不会体现,因为很多电梯没用到几年,如果时间长了,电梯就老化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关人、夹人的现象也会增多。

  另外,陈开顺也建议,可以对居民所交的电梯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进行专款专用,不交到物管公司,由业主委员会代管。业委会负责招标电梯维保单位,划拨维保费用。这样可防止物管公司为了利润拼命压低维保费用。

  【专家提醒】

  不文明乘梯也会导致电梯故障

  消防人员介绍,在电梯事故中,许多被困者常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的现象,这对安全逃脱极为不利。乘坐电梯遇到故障被困,要保持镇定,快速找出逃生办法。一是按下紧急呼叫按钮,与外界取得联系,告知所在位置。二是拨打报警电话。三是准确判断电梯运行状况。如果在电梯坠落故障中,被困者整个背部跟头部应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膝盖呈弯曲姿势防止电梯坠落减压,等待救援。在电梯中不要紧贴电梯门,要保持一定距离。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要撬砸电梯门,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如果几个人同时被困,可以用聊天来分散注意力。

  电梯乘用人员不文明乘梯,也是导致电梯出现事故的原因之一。消防部门提醒,市民在乘坐电梯时,禁止在电梯内蹦跳和嬉戏;不要用脚或东西阻挡厢门关闭;在出入电梯时,不要玩手机,一定要确认电梯平层才出入电梯;乘用电梯时,不要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