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传感技术在光源照明领域取得多项进展
一系列的市场研究报告展示了3D传感市场的广阔前景。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计,动作识别和非触碰感应技术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数年间取得79%的增长;据CompaniesandMarkets.com网站发布的报告预测,截至2018年,动作识别及非触碰感应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0.7%的水平,市场规模将达到71.5亿美元;另外,思迈汽车信息咨询公司(IHSAutomotive) 也发布报告表明,2030年动作识别及非触碰感应产品在汽车行业的使用量将超过3800万套。3D传感市
在光线波长可选范围和照明准确性方面,LED照明系统的处于劣势。对于短波长激光,传感器的量子效率(QE)要比LED照明的波段高得多。商用成品LED拥有相对较宽的光照锥,经常有高达50%的光起不到有效照明作用。综合这两点因素及下表中所列举的优势可以看出,使用激光二极管做照明光源系统的3D传感设备,其总体性能要比采用LED的3D传感设备高出5到10倍。
单模激光二极管的特点是折射率导引、单模波导,它可以提供高功率、低散光、窄光谱、以及单空间模式高斯远场光线,之外,它能以低工作电流产生高功率的光线。此类激光二极管,可以在60°C的高温和200毫瓦高功率下也可以非常可靠的工作。Fabry-Perot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拥有极高的功率密度(单横模~1W)和效率,且可靠性也很好。基于上述这些优势,它们非常适用于像3D传感器这样对整体性能和功率密度要求都很高的设备。更重要的是,VCSEL能适应晶片规模的测试及组装,并适用于超大规模的应用设备。
光学滤波器
3D传感系统中使用的光学滤波器一般都是窄带宽近红外滤波器,它的工作角度宽广,在要求的带宽范围内信噪比很低,在其他波段则会被彻底屏蔽。光学滤波器的元件通常会作为一层镀膜涂在摄像头的镜片上,或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单独存在。
通过对进入传感器的光线加以限制,光学滤波器可以把与3D传感进程无关的数据清除,再加上应用软件中搭载的抑噪功能,使得固件的处理负荷极大降低。
技术的进步
在3D传感市场,决定一款元件成败的因素有三个:尺寸、效率和工艺。对可穿戴用品而言,“小型化”是新兴应用的前提条件,举个例子,一副眼镜框的尺寸很有限,无法将照明光源、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系统融合于一身;元件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够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能耗;工艺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消费类设备的规模化生产。
照明光源
随着激光二极管技术的发展,二极管的厚度目前已经降至2-3毫米,相比于人类视网膜大约0.5毫米的厚度,尺寸对于激光二极管的发展来说已不是问题。
设计的优化,也将激光二极管的效率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使用较少的电量便可以产生更多的光。这对3D传感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照明系统所需要的电量越少,意味着3D传感系统核心的处理系统能获得更多的电能;电池可以更小,处理能力可以更强。另外,效率越高,设备的散热也就越少。
针对照明需求和能源消耗的矛盾问题,设计人员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3D传感系统在激光二极管在全功率运转时的性能最好,此时激光二极管提供的高亮度使传感器有极高的分辨率。不过,即使即使设计的电源功率较小,最新式的激光二极管也同样可以提供充足的照明。
某些新式的激光二极管拥有较为稳定的波长,这使得匹配合适的滤光片变得相对容易。当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光线环境时,调整激光或滤波器的波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较暗环境下运行的设备而言,这种方法更加重要。
最后,新式芯片取消了气密封装的设计,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成本更低的成品集成芯片和LED套件,而不必再额外定制套件,这一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降低了终端产品的售价。
图2.激光二极管量产封装现场(JDSU公司提供)
光学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