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霍莱因:游走于后现代与当代的“变色龙”
上世纪70年代,对现代主义的猛烈批判造就了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还有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然而,什么将取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将如何面对那曾经兴盛的运动所留下的遗骸?曾经和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大师一样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的奥地利建筑师,198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于本月24日在维也纳逝世,享年80岁。
不久之前,为表彰其一生丰富作品的展览——“汉斯-霍莱因:一切皆为建筑”(4月12日-9月28日)才刚刚开幕。而6月25日,另一展览“霍莱因”也将在维也纳MAK博物馆举办。
1987年,正在德国留学的现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王志军有幸在斯图加特参加了魏森霍夫论坛,听到霍莱因的讲座,“当时后现代主义在全球盛行,霍莱因做过一系列非常有意思的小体量的店面,运用古典主义的构图和符号,在维也纳街头十分抢眼。讲座的时候他挺得意的,对自己的作品大讲特讲,谈到古典主义的时候也特别兴奋。”
汉斯·霍莱因193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先后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期间,他就曾获得Harkness奖学金,并用这笔钱游历美国。在游历中的一桩趣事是,当他得知全美有七个城镇包含了自己的故乡“维也纳”的名字时,他便驾着一辆二手的雪佛兰汽车一一作了考察。1965年回国以后,霍莱因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接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被《建筑论坛》杂志称为“比常规的第一份委托小”的项目——为一位烛台师傅做的12英尺宽的小商铺。这家后来被称为Retti的蜡烛店,和之后他所设计的一系列首饰店、糖果店等小店铺,使霍莱因成功赢得了国际上的关注,其中包括了25000美元的瑞诺兹纪念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一个比奖金本身还“廉价”的项目。
虽然是在美国受的教育,霍莱因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却有着欧洲人的独特气质:小巧、严谨、精致,具有工艺性,处处散发着19世纪末分离派的余韵。
1985年是霍莱因的丰收之年,那年,他赢得了法兰克福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柏林文化广场两项重量级的国际竞标;他还策划了基于维也纳当地文化的大展“梦想与现实”;更重要的是,有“建筑界的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将最高荣誉授予了他。评委会称霍莱因是建筑领域的大师,拥有将旧有的传统与新兴世界运用自如的智慧。他是一位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他有幸可以设计博物馆,并亲手将最美好的艺术品陈列其中,这些作品包括绘画、拼贴、雕塑。在设计博物馆、学校、商店以及公共住宅时,他将大胆的外形与配色和精致细腻的细节相融合,古代大理石和现代塑料的结合是他无畏的追求。评委会向其致以最高的敬意,称他是一位绝赞的老师,不断抓住机遇,身体力行地告诉世人建筑师的设计而非设计者本身将会留存万古。他也持续践行着他甫一踏上建筑生涯就宣称的“我们将建筑的乐趣交还给人类”。
一直在反叛,却从未真正着陆,1990年代,后现代主义受到了一阵冷遇,霍莱因也渐渐“寂寞”。新世纪之初,霍莱因应同济大学之邀来上海讲座,这一次,王志军却觉得霍莱因变了个大模样。从造型到对待环境的态度,后现代似乎从霍莱因的整个思想中消失了。讲演结束后,王志军问他,“为什么不再坚持当初的想法?”霍莱因回答说,“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建筑师,我要关注的是当代文化现象,如何将环境融入建筑,如何用当代的美学观念来进行建造。”王志军当时就说,“那岂不是和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普利兹克奖首届得主)一样,是‘变色龙’?”霍莱因不以为意,“你说是就是吧。”
霍莱因的设计领域十分庞杂,涉及方方面面,从建筑到家具,从珠宝到眼镜,甚至是门把手,都可以是他付诸灵感的实体。建筑师、艺术家、作家、教师、家具和银器设计者,都是他的头衔,而他的艺术作品也被许多公共机构和私人藏家所收藏。1972年,他第一次代表奥地利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他的装置作品“工作与行为,生存与死亡,日常生活”。那以后,他担任了自1978年至1990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奥地利馆的总监和1991年、1996年和2000年建筑双年展的总监。
霍莱因和中国的缘分更像是未竟的遗憾。1998年,霍莱因参加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竞赛,尽管最后的胜者是保罗·安德鲁,霍莱因却一直愤愤然觉得自己折戟的方案更有中国特色。之后同济大学不间断地有意邀请霍莱因来沪交流讲演,这位已过古稀的老人却因为身体原因每每不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