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院线IPO背后的首富生长逻辑
据悉,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万达院线”)的IPO计划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拟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资人民币20亿元、在深圳证交所上市,这宗交易有望成为中国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从票房收入算来,万达院线堪称中国第一。来自证监会周一晚间公布的初步招股说明书显示,万达院线2013年年度票房达31.6亿元,市场占比14.5%,其规模也令竞争对手难以抗衡。截至2013年底,万达院线已在中国73个城市布局,共拥有影院142家、银幕1247块。2013年净利润增长至人民币6.03亿元,2012年为人民币3.88亿元,同期营收从人民币30.2亿元增长至40.2亿元……具有说服力的业绩,以及蒸蒸日上的中国电影市场,再联想到背后有首富的加持,万达院线遭抢筹应当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万达院线欲在A股上市的消息两年前就已经被炒得人尽皆知,奈何遇到了所谓IPO“冰河期”。但这并未阻止其扩张的步伐,也丝毫未能影响到它的业绩攀升。应当说,万达院线能在中国电影终端市场拥有今时今日的统治力,得益于其独特的“通吃”模式。它既做院线业务,也做影院业务。有分析指这种“两手抓”的方法既能吃下院线的约5%票房分账,又能吃下影院的约50%分账。而一般院线公司是没有大规模的影院业务的。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万达院线背后有着强大的万达集团,首富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起来的商业地产王国赋予了院线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万达官网资料显示,万达影院的平均收入是行业的2倍,盈利是行业的3倍。换言之,同是电影,在“万达广场”里放映就是要比在别的地方放映更具“含金量”。同时,其影院所依托的万达商业地产综合体往往能够聚集人气,无论淡季旺季都能给影院持续输送观众。自有物业也能为影院降低运营成本带来好处,在影院租金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下,万达院线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故事还不只如此。上月下旬万达院线曾自曝一组震惊了业界的数据:2013年度公司依靠卖爆米花,就获得了高达3.9亿元的收入。如此单一品类小食,竟然可以占据万达院线年度总收入的9%以上,足以窥见院线渠道对于衍生品销售而言具备多么巨大想象空间。同时亦可判定衍生品销售已成为了公司的重要收入及利润指标,万达院线显然早已开始了电影终端的平台化运营。
以上种种,都为力挺万达院线上市提供了理由。而其上市融资的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复制其固有盈利模式。招股说明也写得明白:“计划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股票,所筹资金将用于开设新影院和补充流动资金。”不过,风险或正在于此:募资再扩张的道路,还能像当初背倚万达集团那样一帆风顺么?
这些年里中国电影市场的蛋糕的确在越做越大,万达院线而今的市场霸业正得益于此——它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因此能在蛋糕中切下更大的份额。院线成长之快,已经显著超越了万达广场的建设速度。有报道指自2009年始万达院线便已经在集团自有物业之外建设影院,无疑这是一柄双刃剑:其原本引以为豪的独特优势将彻底消失,运营成本将被抬高。另外,要使得这场院线“大跃进”最终实现共赢的假设是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且要能够消化掉日益增加的电影屏幕。可长期以来院线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而目前落后地区的消费能力相对有限,又无法吸引院线进驻。说到底——在高速扩张中保持稳定盈利,对万达院线而言绝非易事。
不晓得首富自己看不看电影,或许是没那么多闲工夫的吧。但他操盘院线的手法实在是令人佩服的。去年底,万达控制的全球第二大院线AMC在美完成上市,总市值超过18.68亿美元,首富持有市值超过14亿美元,而2012年5月其收购价仅为7亿美元。这一回万达院线能在A股复制这一神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