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供热 热源单一有隐忧

  作为北方城市,供暖事关每一位居民能否温暖过冬,目前,全市城市居民基本实现了统一集中供热。但每到供暖季,反映供暖问题的热线电话常常令记者应接不暇。在东河、昆区、青山三个传统城市区域的供热格局中,由市热力总公司和二电厂提供热源的昆区、青山均具备多个热源点,作为老城区的东河却热源单一,令东河整体供热行走在刀尖上。

  “心脏”功能日渐完善

  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的各个功能车间。走进华源热力最大的三电厂供热站,很难与印象中陈旧的设备,昏暗和布满密密麻麻管道的供热站环境联系在一起。“如果将供热管道比作是‘血管’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心脏’,正在源源不断的将温暖输送到千家万户。”华源热力生产副总经理葛全君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说。

  为了彻底改善原包头三电厂管网因年久腐蚀严重多次泄漏的情况,根据全市统一规划,华源热力投资7810万元对三电厂换热站进行异地搬迁重建,工程配置了4台800KW的大型热网循环泵,“德国进口,最大优点是在节能高效的同时,可最大限度降低噪音。”葛全君介绍,这一点对于置身于居民区的三电厂供热站来说尤为重要,如此才确保了近300万平米热用户的正常用热。

  据介绍,华源热力有限公司是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独资成立的子公司,2007年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如期向东河地区供热,成功地替代了包头第三热电厂热源,成为东河地区唯一的集中供热热源点。供热区域东至东华热电厂区、西至铁西立交桥、北至北梁吕祖庙、南至京包铁路线。经统计,截至2013年底,热网覆盖面积达1060万平方米,管网覆盖了东河区的主城区,担负着周边2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近10万余户居民供热任务。其中替代供暖小锅炉156座、替代供热面积222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东河区的空气质量。

 热源单一成主要威胁

  “虽然现在东河的集中供暖状况在逐步改善,但我们现在供热的每一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大的问题就是热源单一,一旦出现问题,无可替代,只能终止供热,整个东河老百姓都要挨冻。”东华热电副总经济师兼华源热力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新胜不无担忧地说。

  马新胜介绍,目前,华源热力热网是东河区唯一集中供热热网,管网布置“单热源、单出线”,供热可靠性较差。截至2013年底热网接入供热面积达到1060万平米,2013—2014年供暖季实际供热面积也达到了826万平米,“这已经超过了东华热电2×300MW供热机组697万平米的最大安全供热面积、接近930万平米的额定供热面积,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正期待着将包铝新建电厂东河热电热源接入东华热电热网。“东华热电和东河热电联网运行,在同等的安全条件下能够释放更多的供热能力,可提高整个东河区集中供热的可靠性。”马新胜介绍。

  此外,供热二次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也是目前东河管网存在的问题。“虽然‘心脏’功能强大了,但‘血管’老化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尤其是目前东河区范围内存在的100万平方米属于呼铁集团的铁路小区,供热管网普遍在15年以上。”马新胜介绍,尽管华源热力近几年来连续进行剥离改造,但仅三电厂旧网每天最大失水量就达到八千吨,严重影响了管网安全,“现在,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政府能加大二次网改造力度。”马新胜无奈地说。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