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美丽战役” 扮靓城市“脸面”
——我市整治建筑物及户外广告纪实
今年50岁的张士英是谢家集区淮望小区居民,她长年就近在望峰岗小街买菜,虽方便,但往往也因占道乱搭建的小摊贩“添堵”。全市“三线四边”整治工作开始后,望峰岗小街道路中间占道经营被彻底清理,张士英上街时心里敞亮了:“以往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小街相当拥挤环境差。乱搭建清除后,不仅街面宽敞、卫生干净,买菜更方便了。”
“按照全市‘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区整治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阶段工作步骤及措施作出具体安排。并建立周例会制度,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谢家集区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区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营造整治氛围,狠抓整治进度,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2月25日,拆除或清除道路沿线违法建设116504平方米,拆除或清除道路沿线废弃建筑物、构筑物70余处,清理整治各类工棚、窝棚以及旱厕、露天粪坑等脏乱差场所225处,整治严重影响景观形象的公路、铁路沿线建筑立面40处、约5200平方米,整治沿路废品回收站13家,拆除非法广告牌64块。
西部城区综合整治如火如荼,东部城区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作为淮南的东大门,大通区在全市“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号角吹响后,立即成立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在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通区“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大通区“三线四边”状况摸底自查表》、《大通区“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摸底情况图册》和《大通区“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工作方案》,明确整治重点、整治程序和整治责任,建立健全了“日督查、日总结、周点评、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的工作机制,“三线四边”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高效有序:拆除洞山东路沿路22处违建“高炮”广告牌和206国道6处、朝阳东路延伸段2处、高铁站前1处大型违建落地广告,清理孔店乡高塘湖沿岸、洛河镇刘东路等小草堆20余处,清理大通街道居仁村“牛皮癣”100余处,清理孔店乡废弃旱厕20余处,拆除九大路、334省道及上窑镇窑河岸边两侧等乱搭乱建违法建筑17000余平方米。
“规范、有序、整洁的城市环境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安全、美观、设置合理的户外广告设施,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在上海打拼20多年回乡创业的潘集青年李祥宏,对家乡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大加赞赏。据了解,潘集区在整治过程中,坚持“先门户、后沿路,先违建、后减量,先商业广告、后公益广告,先大型户外广告、后有碍观瞻其他设施,先主干道、后小街小巷,先‘三线四边’、后袁庄城区,先自拆、后依法强制拆除”的原则,目前已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15个、违法建设2处约100余平方米、整治城市牛皮癣350处。
在主城区田家庵区,该区紧扣“三线四边”整治核心内容,以舜耕山周边、河道沿线的违法建设和国庆路、淮潘路沿线两侧户外广告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37块、约3000平方米,拆除沿山路、河道沿线违法建设约8000平方米。
在凤台县、八公山区、毛集实验区,在淮南各处各地,建筑物及户外广告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打响。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我市第一时间贯彻,行动迅速、态度坚决、措施得当,形成了领导领衔、建账消账、挂图作战、群众参与的常态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市“三线四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把建筑物和户外广告牌作为八大整治内容其中两项,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原则、整治任务和整治步骤,并由市市容局担任“重点长”单位,协调、指导、督查县区、部门开展整治工作,坚定不移打好整治攻坚“美丽战役”,实现“四争”目标、建设美好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