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冰火两重天:2014年市场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房价分化明显:冰与火
市场分化是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的重要方面。现在房地产市场已告别铁板一块的格局,全面分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均有分化。
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一年间整整涨了200万元,这是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故事。2013年初李响在中信城购入一套92平方米的住房,购入时房价已比2012年底第一次看房时的450万跳价60万元涨至510万元,谁知仅在李响购入后一个月,房价便直线上涨至620万元。而就在前几天,又有中介打电话给李响,希望他能以720万元的价格出手。
在李响的房子不断涨价的同时,温州房价却惨遭“腰斩”。几个月前,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70个城市的房价中,在一线城市同比涨幅全面超过20%的同时,唯独温州却应声下跌,“只涨不跌”的温州一时间成为“腰斩”、“缩水一半”的代名词。
温州市正合房产营销公司董事长陈鸿对此分析称,温州的房地产市场此轮跟风降价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和房东们普遍存在“逃跑心理”。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谁也不敢提价,能将房子尽快脱手、逃跑抽身就谢天谢地了。
值得注意的是,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只是其中一方面,除温州外,鄂尔多斯、东营、铁岭、常州等地也纷纷曝出房价大幅的下跌,甚至“鬼城”、“空城”频现。
对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分化是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的重要方面。他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已告别铁板一块的格局,全面分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均有分化。”
的确,日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从一线城市来看,今年的房价同比涨幅超过20%;从70个大中城市来看,其平均涨幅不到10%;而从全国657个城市来看,房价同比上涨仅不到5%,甚至还有一些城市的房价是下跌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也作出相似判断,2012至2013年,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较快,三四线城市出现结构分化。
赵路兴认为,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以及吸引力不同。我国城市对人口没有做到层层截留,中小城市本应起到吸纳人口的作用,但我国现阶段实际上却是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大中城市人口状态平衡,特大城市人口净流入,也就是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发展越好,就业岗位越多,吸引的人口越多,造成了供求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秦虹表示,市场分化格局背后的原因是,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人口集中的速度非常明显。北京统计局公布的北京市新增就业人数显示,2007年到2012年北京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2012年是44万,今年1到6月份北京新增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41万。
除城市对人口吸引力不同外,赵路兴还认为房产的投资功能是支撑房价分化的另一因素。他表示,由于房地产资本、资产属性突出,投资特征明显,且城市越大投资取向越明显,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房价的涨跌幅度。“尽管经过‘国五条’等行政性政策的压制,但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中投资性需求仍难以完全清除,强需求产生的高房价预期支撑着房价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