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房企的生存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欠理性

“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近日,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蔡穗声先生做客由新华房产和新华网采访部联合推出的《新华有约》栏目。
蔡穗声认为,中国梦是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一个理想、一个期盼、一个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实现幸福的生活,能够实现民富国强。
“如果从房地产行业来说,中国梦的内容比一个人和一个家庭要丰富和深刻得多。”蔡穗声表示,它所担当的职能是需要建更多的房屋,促进经济更好发展,帮助老百姓圆有房子的梦。
关注中小房企和转型升级
当业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大型房企拿地拓展布局,销售融资发债等方面时,蔡穗声却一直关注着中小房企的生存发展和县域经济。
蔡穗声说,城镇化是一个大课题,也是房地产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的大中城市在城镇化中起了重要的领头羊作用,但中国更大的问题在农村。“如果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是落后的,那么中国是没有现代化可言的,城镇化也是失败的。”
而且,蔡穗声表示,中小房企在县域发展的早期做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小房企“拿地、盖房、卖房”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具备优势,无法和大房企抗衡。这个时候,就要思考如何生存发展下去,如何转型升级。
“我认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应该多元化,而不光只有住宅。”蔡穗声提议,房地产行业应该和其他行业多结合,产生更多形式。
养老地产是一项大事业
关于行业发展的多元化,蔡穗声提到了产业地产、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等。毫无疑问,养老问题亦是近些年政府比较关注的问题。养老地产在中国是比较新型的产业,但在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较早。
“之前我去澳大利亚考察,澳大利亚养老地产运作比较早,有50多年历史。”蔡穗声表示,悉尼的养老地产项目除了有政府的保障制度、医疗制度作为后盾和体系支持外,还有养老社区以及专业的养老机构在运营。
其进一步表示,澳大利亚的模式能否给我们借鉴和启发呢?我们是否还有不同的模式去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包括“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如何?
不过,蔡穗声强调,单靠开发商运作的养老地产是远远不够的,养老是一个大事业,政府、社会、开发商等各种机构都应该参与进来。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还不理性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否进入到理性发展的轨道?针对此问题,蔡穗声表示,从房地产业本身来说,它的发展是不理性的。
“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今年,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总体来说还不算高水平,还是低水平。低水平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产品很单一,以住宅居多;经营方式单一,基本都是销售的方式;融资方式也是间接融资,依靠银行,比较少的直接融资。”
蔡穗声认为,房地产这个行业要达到所谓的成熟和理性的水平,需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包括产品、运营模式、融资方式、人才结构等。
“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说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初级的形态,要达到成熟理性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称,政府应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完善制度建设方面,所谓畅销机制,就应该体现在法律制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