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或引发“次贷危机”
新一轮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大幕又将拉开。
2013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这是自2005年我国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第三次重提扩大其规模。2005年,国开行和建行启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那时起“资产证券化”一词走进了投资者的视野。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但是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戛然而止。此次在新一届政府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政策导向下,无疑会加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启之路。
武汉(楼盘)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认为,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主要是通过放松管制鼓励银行业务创新,激活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也是拿投资者的资金帮助银行滚动长期沉淀的中长期贷款,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中国的银行业已经习惯了高速扩张下存贷款利差的暴利,在经济放缓、产能过剩的环境下,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当于“变相拯救银行”。
第三次“扬帆”
当新一届政府交出首份经济“半年报”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两次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做出部署。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于7月份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就引发了市场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容的猜测。
据相关机构保守估算,中国可操作、有现实动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约2万亿元。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把不流动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通俗地讲就是“卖贷款”。
上海(楼盘)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胡月晓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认为,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实现用活存量,控制增量的具体手段,对现有货币存量进行投向上的结构调整,增加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让投资者有更多的投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此前在公开场合也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可以为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创造重要的出口,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潜力,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
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资料显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等11家金融机构发行了17单产品,总金额667亿元。2011年再度重启后,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等机构在内共有6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发行,总规模228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5亿元规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8年来从未出现违约和现金流中断情况。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乃大势所趋,资本市场越发达、金融系统越开放,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就越高,资金配置也就越有效率。不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银行系统、信托机构、监管部门等多个利益团体共同配合,如何将法制规范、监察管理工作提前做好是该项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过度证劵化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就是房地美、房利美两大政策性住房贷款机构的按揭贷款资产过度证券化。这也使得信贷资产证券化一度沦为“坏孩子”的形象。我国也于2008年暂停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此次新政推出,亦有部分市场人士担忧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可能引发“中国版次贷危机”。
胡月晓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是由资产证券化这个金融工具造成的,而是整体宏观环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的风险。中国的传统都是审批制,有限放开、逐步推开,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是逐步推开,没有一定的规模不会酿成危机。
8月初,高盛集团发表的一份针对中国信贷状况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的信贷规模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速扩张,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资金是通过本质上风险更大、透明度更低的“影子银行”系统进行运作,这也成为了全球市场的一个关键性的担忧。
或许高盛的报告有些耸人听闻,但是在没有相关制度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必须充分关注风险,不能让风险随信贷资产证券化而扩散。
董登新认为,美国是过度证券化,中国整体证券化程度较低。监管层肯定会在风险的监控、标底的设定以及证券化的流程方面出台带有技术性详实的规范制度,不必过于担忧发展成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已明确将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从2005年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单产品了,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和操作规定都非常严格。实际上我们期待更多的是放宽投资,把严格约束的条件稍微放宽松一些。”胡月晓说。
(作者: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