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出新规超合同预算8%家装公司埋单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记者曹瑞云)家装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消耗体力、精力,还常常会遭遇各种超出装修合同预算的额外费用的困扰。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装修费用增加已成为装修投诉的主要问题。

  9月1日起,由商务部发布的《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将施行,这一行业标准要求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由家装企业承担。自此,家装企业再想巧立名目增加额外费用就没那么容易了。

  家装费用普遍超合同预算

  近一年,市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有关家装的投诉50多件,100%的家装实际费用超出合同预算,超出合同预算8%的约占40%。

  市民周先生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新居,他挑选了一家知名家装公司,并签订了12万元的装修合同,装修完成后一算总账,竟比合同预算价格高了 近3万元。周先生说,合同中说包含水电工程,可施工时他却被告知,水电工程不含插座和开关,电线、水管费用都要另算。另外,合同中有墙体装修一项,可施工 队却告诉他,刮掉墙体上的白色墙皮不在合同之列,需另付费2000多元。合同中没写地面“找平”,但施工队说如果不“找平”就没有办法铺地板,拖着不干 活,周先生没办法,只能花钱“找平”,就又多花了数千元。还有木工一项,施工前,设计师说3个壁橱的面积15平方米,可等施工到一半,才告诉他壁橱实际用 了20平方米。谁也不想家装做到一半就停下来,所以只能按照施工队的要求补齐了材料。就这样,在不容易注意到的小细节和隐藏项目上,周先生不断地往外掏 钱,而当初的家装合同则形同虚设。

  “漏项”成家装超支罪首

  “漏项”是家装行业的行话,意思是合同中的项目总归是不全面的,装修过程中,设计师、施工队总是能够找出合同中“漏掉”的条款,从而要求增项、加钱。据业内人士估计,市场中绝大多数的家装企业都会设置“漏项”,然后在施工中增项,最终使家装的实际费用超出合同预算。

  更有一些不正规的家装公司利用低报价的手段争夺客源,故意将合同上的报价单做得很含糊,之后就对消费者进行变相的增项收费,这种情况往往让消费者最后的装修费用超支严重。而由于这些额外增项在合同内也没有白纸黑字一一注明,导致了消费者维权困难,有苦难言。

  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漏项”最常出现在刮墙、防水、水电等方面,消费者多是外行人,极易中招。另外,消费者还需提防的是,很多包材料的合同 中,开始消费者看到的样品都相对便宜,施工中,消费者就会被反复提醒“这样以后容易出问题” “换更好的吧”,最终消费者不得不贴钱更换。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认为,《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的出台是进步之举,对整个行业有净化作用。但也担忧新规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与监管,因为这是一 个行业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标准。更为实际的是,对于那些正规装修公司,还能以此标准结合《合同法》为依据进行相关处理,但广泛存在的装修“游击队”,一无 资质二无合同,如何监管就是个难题。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