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 评:盲目造城之风须尽快遏制
【导读】人民日报报道: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
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的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文章指出,这种“新城"成"空城"的现象多出现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或县城,在东部某一省份的某县,新城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居住人口仅三四万;建成5年的住宅区,入住率不到三成;建成8年的商业街上,店铺大门紧闭。在空置率高的同时,还有很多业主准备抛弃新城。在这种耗费巨资的造城运动中,卖地建城是常见的开发模式。
为了建设新城,不少地方不惜承担债务。地方利益和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动机:借新城建设推动土地升值,地方政府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拉动GDP增长,也是漂亮的政绩。在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不少地方在建造新城时,都有意无意地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将城镇化简单理解成圈地、盖楼、“造城”。然而,这种卖地建房的开发模式,加上规划缺失、供过于求、配套不足,除了催生房地产泡沫,加重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还消耗着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不但不是城镇化的本意,而且带来巨大的风险和隐患,城镇化绝不是盲目“造城”,贪大求快、盲目“造城”之风必须及时加以遏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将就此评论。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或县城,耗费巨资建成的新城之所以会成为空城,就是因为毫无规划。建成之后的新城,既没有足够的人口聚集效应,也没有交通枢纽或者产业支撑,只是为建而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为建而建的空城,根源是不是还是地方官员的政绩观?
吴庆:根本问题在于体制,存在着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地方政府它们追求这种GDP,追求GDP的增长率,造城能够很快速的创作出GDP;第二,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通过土地财政,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取额外的财政收入,又是一个重要的路径。所以一方面是征地,另一方面是盖房。其中土地增值的这部分的收入政府拿走了,农民失去了土地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农民承担了损失。另一方面房子盖出来以后卖不卖得出去,政府也不承担这个风险,甚至开发商都没有承担足够的风险,而是把这个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所以一方面是农民承担了损失,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承担了风险,政府和开发商在当中短期来看,它们都是受益者。
尽管给农民造成了损失,给银行造成了风险,但是这些新城在建设的时候,又多数会被冠以城镇化的名头,怎么来评价。
吴庆:当然这是一种城镇化,但这不是好的城镇化,它造成了很多的浪费,它造出很多房子是无效的供应,市场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房子,而且往往生产出来的房子也过量,数量也太多了。是需要房子,但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所以它的结果是制造了房地产的泡沫。从宏观层面上就能观察到四个现象:一是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泡沫,既有数量的泡沫,又有价格的泡沫。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融资平台来看,又背负了巨大的包袱,只要房子卖不出去,这个包袱就一直背着。第三个方面就是银行贷出去的款,有的只是在收利息,有的不断的沿袭,不断的滚动,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以很大。第四个方面就是农民离开了土地,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源,这四个因素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都是很不好的。
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一篇文章,质问土地浪费的问题,怎么来看待它的这样一些观点?
吴庆:土地流转有喜有忧,喜的地方就是土地流转起来以后能够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当土地流转加速了以后,地方政府有可能更容易的得到土地,更容易的征地,从农民手里头拿到土地,这有可能加重城镇化,或称为是城镇化的大跃进。
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来去扭转这样一种盲目的造城之风?
吴庆:有三件事可以做。第一,就是要管好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征地的权力,不要那么容易的得到土地。第二,要管好地方政府的财政,以及和地方政府有关的准财政,不要让地方政府很容易的借到钱,包括地方政府相关的融资平台。第三,要管好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不要只要一看是政府的项目,有政府的直接或者是间接的隐形的担保,就放低贷款的审核标准,把钱直接的放出去,长期来说,其实这种项目是有很高的违约风险的。如果管好了这三件事,上述的城市化的大跃进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