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棚户区改造样本”

  1日,内蒙古包头。

  首期7栋北梁棚户区安置楼房竣工封顶,标志着这片有着9万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进入提速阶段——

  到今年底,北梁棚户区将会有1.15万户、3万棚户居民入住新居。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后5年我国将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加上前5年开工改造的1260万户,意味着中国用10年时间,一举解决6000万棚户区居民的忧居问题。

 

  棚户区改造的“中国方位”:棚改提速攻坚,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张加快实现棚户居民“安居梦”的时间表

  尽管这是一间仅约20平方米的平房,却浓缩了高俊平的大半辈子。57岁的他,出生于此、娶妻于此,就连儿子娶媳妇亦是于此。“大炕旁边安张小床,睡觉中间拉个帘子就行了。”

  高俊平家,正是包头北梁棚户区的缩影。

  北梁,可谓包头城市发展之痛。然而,这痛并非包头独有。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调查数据,各地近期计划改造的棚户区尚有1400多万套。

  与国际上不少城市中由外来人口涌入、聚集成群,形成缺少管理的“贫民窟”性质所迥然不同的,中国最初形成的棚户区中大多数是产业工人,但是由于资源枯竭和体制转轨等因素,大量职工下岗失业,住房无法改善升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步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加速过程,面对汹涌人口向城市转移,“城中村”等诸多新型棚户区问题也在凸显。

  进入21世纪,破解棚户区问题越发成为中国面对的迫切时代课题;而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启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也有了现实可行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党和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开了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

  2004年,辽宁率先在全国启动全省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

  2005年,国家启动对中央下放东北三省煤矿棚户区的改造;

  2008年,中央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作为其主要内容全部启动;

  2010年,中央又全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

  2008年至2012年,全国5年内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基本建成750万套,已有2000多万棚户居民圆了安居梦。

  辽宁抚顺莫地沟棚改前,这里有七、八年没娶进过媳妇、100多个光棍汉,刑事犯罪高发;而2009年棚改后,一年内就娶进了21个媳妇,治安案件下降了86%。

  “莫地沟”棚户区闻名辽宁,吉林通化也有个“二道沟”。“当年我嫁到二道沟,就从来没带同事朋友来家里过。人家问我住哪儿,我不好意思说住二道沟。”药厂退休工人李琴华说。

  2011年底,通过棚改保底安置,她没花一分钱换了个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搬新家时,李琴华什么家具都没有留,连被褥都买了新的,喜洋洋地请亲戚朋友来做客。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实践证明,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缓解了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

  棚户区改造的“中国模式”:攻坚克难,依靠不懈奋斗和探索,一条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居民安居梦的可行路径日渐清晰

  2200多万户、6000万棚户区居民,这相当于一个英国的总人口数量。

  然而,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国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极具中国特色的棚户区改造之路。

  一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棚改机制得以验证确立——

  在全国这一轮大规模棚改启动前,辽宁省早在1987年就曾尝试主要运用市场化模式改造棚户区,但却无力推动改造大片、处于偏远地段的棚户区。

  从2005年起,辽宁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各地实践中不断验证确立,一些多年无法改造的棚户区项目由此破解。

  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班吉·奥仁拉·奥因卡评价中国棚户区改造经验说,若没有政府扮演的领导角色,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巨额资金,不可能同时在不同城市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

  一种“实干奋斗、团结协作”的棚改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棚户区改造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动迁、建设、分配等诸多繁琐任务。

  包头市副秘书长、建委主任刘程民说,一个棚改项目由基层群众、政府部门、规划单位、开发商、银行等多个环节构成一个封闭环,中间缺少任何一环的努力,这个封闭环就会断裂,项目就会被拖延。

  一种“造福百姓、促进发展”的棚改效应不断彰显提升

  棚户区改造上下共带动40多个产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的关键时期,正在提速的棚户区改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测算,今后5年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可带动全社会投资逾2.5万亿元,年均为近2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这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工程。”在参观完辽宁抚顺市棚户区改造纪实展馆后,世界知名城市与区域规划专家爱德华·布莱克利在留言中这样评价。他表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里棚户区改造的实践为新兴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棚户区改造的“中国理念”:以人为本,让梦想的光辉照亮棚户区,一份让更多棚户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信念更加坚定

  从今年初开始,高俊平就明显感到了北梁棚户区改造加快的步伐。他感到安居梦从未离自己如此之近,“希望自己的新房子能大一点,周围的服务配套建设也快点跟上,这样就方便多了。”

  高俊平的希望,正是广大棚户区居民搬迁新居的真实心理写照。

  冯俊说:“棚户居民有自己的心酸,要充分体谅他们患得患失的难处。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这就要求棚改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把好事办好。”

  棚改本质就是让困难群众得实惠。目前,各地对棚户区改造实行“保底”安置,安置标准普遍达到户均45平方米以上。吉林、山东、内蒙古等不少地方采取“赠送”或“廉租”等形式,让最困难的棚户居民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住上新房子。

  由于坚持公开公正,不少地方尽管拆迁量大,却没有发生上访、“钉子户”等现象。

  为让棚户区居民充分了解政策,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建立了123个基层党支部和居民小组,担当起“政策宣传员、民意征集员、矛盾化解员”,先后征集了100多条群众意见,逐一研究分析解决。

  如今,高俊平就等着补偿方案早点公布,各家可以自愿选择搬迁类型。“有党和政府关心,我们的日子更有盼头!”他说。

  随着时间推移,如今棚改剩下的多是“硬骨头”:不少棚户区位于中西部地区、独立工矿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三线企业较集中的城市;改造成本持续高企,资金缺口普遍较大。

  “相比前5年,今后5年完成1000万户的任务更需艰苦的奋斗!”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但从前几年棚改推进节奏和力度来看,这一目标符合实际,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经过这一轮的攻坚战,中国将会基本破解集中连片棚户区难题,6000万棚户居民也在这前后10年内将住房梦圆。

关键词:宏观政策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