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交换空间” 物品、服务都能换

  阅读提示 | “我把不用的课本放在这,下学期弟弟妹妹要需要,可以来这拿了。”家住中侨绿城的王鹏小朋友今年该上小学四年级了,他把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课本都拿到社区“交换空间”中,让有需要的小朋友随意阅读。中侨绿城社区主任王晓英告诉记者,“交换空间”主要是起到一个中转、传递的功能,将社区居民奉献的爱心暂时储藏,在需要的时间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记者 谢文川 实习生 谷玉欣 通讯员 王晓英

  “物换物”成为爱心的载体

  “物换物”是最原始的交换模式,中桥绿城社区把这个古老的模式重新利用,变成一种爱心的载体。

  “这些东西都是在家里闲置的,买的时候也花了不少钱呢,现在暂时用不着,就拿到这儿看有人需要没。”王大姐抱着自家的一堆厨具,来到“交换空间”。“这两天家里的衣架不够了,我想看看这有哪家不用的衣架没。”王大姐告诉记者,既然都是来换东西的也就不计较东西的贵贱。

  记者看到,在“交换空间”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小到针线、大到座椅电器,有的物品上还贴有“借用”的字样,王主任告诉记者,物品不一定是捐赠有些物品是物主暂时不用的东西,但是很多人会需要就放在这供大家使用。

  王主任拿出一套修理工具说:“这是我们社区李师傅放在这儿的,李师傅是一位老修理技师,一般居民家里不会配这么全的工具,他把东西放在这谁用谁就拿去用,要是修不好的李师傅还会上门服务。”

  这里服务也可交换

  除了“物换物”的传统模式,社区“交换空间”还创新发明了“以服务换物品”的方式。“在咱们这你要需要东西不一定要拿东西来交换,你可以做些义务劳动呀、帮助帮助孤寡老人呀,咱们这就是为大家涂个方便。”王主任说。

  “我帮一楼的秦爷爷打扫卫生,王阿姨让我在这随便选个东西,我就拿了这个。”8岁的张萌拿着从“交换空间”里拿的布娃娃开心地说,“下周末我还来。”

  王主任告诉记者,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需要的人,还可以对下一代进行良好的教育“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好人是有好报的”。

  1.5万人的巨大力量

  中桥绿城社区有1.5万居民,每月社区都会开展一次“爱心传递日”活动,活动当天,居民携带物品在社区中心广场进行互换,据张主任介绍一日的交换量可达数百件,通过这种方式居民可以剩下相当可观的花销。

  王主任告诉记者,社区组织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激发居民的爱心服务热情,发展邻里间的互动关系,使社区更加和谐。没想到无形间竟然还能让居民节省开支,“那些互换过物品的居民还成为了朋友,有时候私下就把互相需要的物品换了,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方便了不少”。

  声明:本文为洛阳新浪乐居转载新闻,意在传播更多洛阳房地产相关信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乐居官方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 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洛阳新浪乐居,快速、全面、准确、客观的洛阳房产网 ,为您提供洛阳房价 、洛阳房产 地图等洛阳房产信息。

关键词:置业讲堂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