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房小区幼儿园学位三抢一
业主多为年轻首次置业市民,如今入学潮已杀到
几年前,广州在全国率先推出限价房,解决了数千年轻家庭的首次置业问题。然而,近日“入学难”却成为限价房业主的热门话题。由于限价房小区业主多为80后的年轻人,入住四五年后正赶上生育潮和入学潮,对周边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有限价房小区的幼儿园甚至只招100人,却有300多位符合条件的业主报名。不少业主称教育问题已成“心中的痛点”。
需求激增学位问题越来越严峻
“买什么,都不要买限价房!”限价房曾因为低于周边房价而被视为香饽饽,但近日,一名为“可米可”的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因为买了限价房而遭遇了教育难题。
据悉,这位“可米可”的老公几年前购买了限价房万科新里程,但与“可米可”结婚后有了小孩,两人不得不考虑到小孩的教育问题。“由于小区对应的小学和幼儿园是黄陂村的幼儿园和小学,后来虽然旁边的龙光峰景华庭新开了家幼儿园,但不觉得到时能缓解多少。”“可米可”说:“幼儿园还不是大问题,以玩为主,到了小学,旁边就一个黄陂小学,到时候,可能这个小学也要去抢才有学位。”
“可米可”说:“既然要搞限价房、保障房,能不能把周边的配套搞起来?多配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建个幼儿园,多建个小学,不然以后上学时,真不敢想象学位会抢成什么样子。住这两个小区的都不是有钱人,是夹心阶层,能不能多为我们想想呢?”
记者发现,像“可米可”这样遭遇教育问题的限价房业主不在少数,不少人向记者抱怨周边小区的教育质量较低或是入学难等问题。而随着80后限价房业主群体的小孩逐渐增多,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峻。
数据显示,在限价房集中地萝岗区,龙光峰景华庭总户数在3000户左右,而毗邻的万科新里程总户数也有1700户,宏康和园则有400套单位。在金沙洲,保利西子湾的总户数为1600户,中海金沙馨园的总户数约为800户。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在小区销售时公布的买家身份证号码来看,买家基本都是80后的年轻人,而四五年后的今天,他们都面临着生育潮或是入学潮,对配套的教育资源渴求度超过一般小区。
幼儿园报名家长排队三天三夜
记者昨日来到位于金沙洲的保利西子湾小区以及中海金沙馨园小区,在这些小区内记者看到,这里居住的以年轻人居多,但也可以随处看到抱着小孩或推着婴儿车的老人家。到了放学时分,不少幼儿园的校车纷纷停靠在小区门口,一些早已等候在此的家长一拥而上接小孩回家。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由于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学位不足,不少业主都将小孩送到较远的城西花园、中海金沙湾等小区的幼儿园上学,需要校车接送,颇感不便。
据悉,限价房龙光峰景华庭与万科新里程的业主都只能选择龙光峰景华庭的公办幼儿园,而小学则是附近黄陂小学的学位。在金沙洲,中海金沙馨园内有配套的金沙馨园幼儿园,小学的学位则在一公里以外的沙凤小学。
近年来,无论是金沙洲还是萝岗黄陂,均建起了大批楼盘,随着入住的业主增多,学位显得日趋紧张。对于教育问题,不少限价房业主都感到头疼。有业主甚至在网上称“今年金沙馨园幼儿园报名,家长排队排了三天三夜!”
近日,一群自称来自龙光峰景华庭、龙光香悦山、万科新里程满3周岁的适龄小班幼儿家长给教育部门提出,龙光峰景华庭配套的幼儿园已经难以满足学位需求,因此要求扩招。
“我们只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就近入读幼儿园,不管公立还是私立。龙光幼儿园无疑是最近的一家。今年参加龙光幼儿电脑派位符合条件的超过300人,只有100人能就近入读龙光幼儿园,余下的249名未被派中的幼儿均需乘坐交通工具去上幼儿园,但即便把方圆五公里以内的私立幼儿园全部加起来也容纳不下。”家长们在给教育部门的信中指出:“龙光幼儿园去年招生150人,基本上符合条件的幼儿都能入读,今年符合条件的幼儿比去年翻倍,招生人数反而下降至100人,是参加萝岗区电脑派位的公办园里录取率最低的一家。”
网友
“买限价房时对换房政策应该是有了解的”
限价房业主怨声载道,但也有不少网友对于他们的抱怨并不认同。有网友认为,就算是普通小区也有入学难的问题,当初这些限价房业主买房时就是因为图房子便宜,对换房的政策也应该是了解的,房价涨跌的风险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连那么低价格买到房子的人都要抱怨,那让其他没买房的人“情何以堪”。
在广州妈妈网上的相关讨论话题中,网友“夏日莲花”就表示:“说句不中听的话,看了这个帖子,同情楼主,但同情不起楼主的老公一家。限价房本来就是给经济能力稍微差一点的人买来住的,政府是有政策规定保护的,如果谁都可以买来牟利,那就有失公允了。”
网友“aiaixia2003”也表示:“任何房子都是有好有坏的,至少我觉得,当时这是唯一买得起的房子,如果当初你老公一次性付款,那完全可以去买其它商品房,其实很多人当时想买还买不到呢。而且这个房子,真的本来就没打算让你赚钱,所以限价房不适合有钱人。”
相关链接
广州今年开工4590套限价房其实都是回迁房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在2008年到2009年推出的限价房当时并不属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因此销售和管理不属于住保办,而是属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后来限价房才划归住保办。但自2011年当时广州最后一个限价房小区宏康和园上市后,广州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限价房。根据广州最新发布的《2013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计划一览表》,今年广州将建设4590套限价房。不过,上述市住保办负责人表示,现在开工的限价房其实是回迁安置房,并不是《广州市限价商品住宅销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中的限价房,其销售与管理也与此前的限价房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