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联网又泡汤了?评:政策退让部分人嚣张

提要:7月1日,是住建部年初承诺的实现500城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截止日期,而如今期限已过,官方却没有任何关于联网成功的表态和介绍。提及住房普查,住建部曾一度希望,2011年年底这40个城市就能实现全国联网,为楼市调控提供基础信息。——饶新  标签:建部普查反腐败住房进退失据

  7月1日,是住建部年初承诺的实现500城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截止日期,而如今期限已过,官方却没有任何关于联网成功的表态和介绍。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殷旭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开展不存在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其难以实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主观方面的阻碍,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不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而据7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住房改革启动几十年来,无论是此前的第六轮人口普查,还是如今正在开展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均未有实质性的住房普查环节。专家称,部分官员房产太多,是住房普查的一个阻力。

  批评

  政策退让 部分人嚣张

  住房信息联网面前,住建部一次次败退。正是政策的一再退让,造就了少部分人的嚣张。每当一项制度或者政策实施的时候,有多少能够做到不折不扣呢?最常见的则是,刚性的制度成了伸缩度很强的弹簧。要公布官员房产的时候,有人说侵犯隐私权;在要上报官员收入的时候,有人说要既往不咎;在查处贪官的时候,还有人敢于给法院写信求情,并且以“全体”的名义……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威胁法律,猥亵制度。这些人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法律面前官员可以“以发代首”的现实造就的。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的头发比我们的脑袋还金贵的现实了。住房联网遭遇的尴尬,就是我们在推行一项制度的时候,一再退让造成的。

  在住建部一再向各地承诺说“住房联网不具有反腐功能”的时候,各地依然不给面子,这更说明了一小部分人的心虚。不让住建部的住房信息联网半途而废,需要有关方面成为住建部的坚强后盾。

  郭元鹏

  不透明导致潜在隐患

  作为居民家庭财产中最核心的部分,经济普查竟然将住房普查排除在外,实在是有欠周全。早有学者指出,过去多次楼市调控乃至经济政策的进退失据,就是因为缺乏中国住房情况这份基础数据。多少人不合理或不合法地拥有十套、百套房子,多少人在蜗居,多少人在望房兴叹,多少房子在空置,完全是一本糊涂账,怎么能不“越调越涨”呢?

  不仅是经济普查不搞住房普查,住房信息联网同样障碍重重。去年,40个主要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后却秘不外宣;现在,住建部承诺大限已至,500城住房信息联网又爽约了,官方却没有任何关于联网成功的表态和介绍。正如部分官员房产太多是住房普查的阻力,住房信息联网难以实施的原因,同样是因为触及了既得利益,地方政府和官员不配合。

  住房信息不透明,意味着楼市调控只能“盲调”,意味着限购限贷等政策可能无法真正落实,更意味着现有调控政策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公正、不靠谱之处。它传递给社会的信息是:连住房信息都不愿公开,既得利益更不会自己调控自己,房价因此肯定还会上涨——于是,房价没理由不疯狂,炒房没理由不疯狂,直到市场之手将泡沫捏破的那天。

  如果楼市真的朝着这样的道路狂奔,潜在隐患和危害之巨大,谁都可以想见。要真正有效地进行楼市调控,就必须从完善住房信息开始,既要搞住房普查,更要进行信息联网。这些工作,本身与反腐败完全无关,只不过因为腐败财产多以房产为主,于是房产信息也连带着被“绑架”了,住房信息因此异常敏感,调查统计因此异常困难——试问,这难道不是反腐败的耻辱?

  根据国务院1998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补贴的发放必须在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普通民众固然早就享受不到政府的住房补贴了;政府机关则不然,住房保障支出一直都是各部委预算中占比很大的一块,也是除公费医疗、机关养老金之外,最受诟病的“特权福利”。住房普查都不进行,住房补贴都发给谁了?发放依据是什么?每个部门动辄几十亿的住房补贴,难道不是违规发放吗?

  涉及公众利益再困难也雷厉风行,而有时涉及官员利益再简单也寸步难行,给住房信息“脱敏”,唯一需要的只是决心。

  舒圣祥

  呼吁

  搬掉房产普查的绊脚石

  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和专家均表示,将住房列入经济普查之所以困难重重,部分官员房产多或成经济普查未碰住房原因之一。应该说,这一判断是有着现实依据的。一些腐败官员,获取巨额非法收入后,大多通过购买房产的方式洗钱。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案涉374套房产被追回,广东“房爷”被举报有192套房,山西“房媳”张彦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余处房产等,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应该看到,实施公开官员财产制度至今还在试点阶段。曾有专家建议,面对公开官员财产难度大的现实,不妨先从公开官员住房做起。这一建议,对让一些腐败官员现出原形,可谓打蛇打在了七寸上。倘若这次经济普查能将住房列入普查内容,那些依靠获取非法收入及各类灰色收入,而大量购买住房资源行为的官员将无所遁形,反腐败斗争也会因此而真正引向深入。

  因为部分官员房产多,经济普查就不敢碰住房,其实质就是不敢碰腐败,这种做法与中央深入开展反腐斗争的大政方针是相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而将住房列入经济普查之中,就是在建设“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部分官员房产多而反对住房普查,不仅仅是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捂盖子,同时也已成为开展房产普查的绊脚石。第三次经济普查,应该以敢于碰腐败的精神,搬掉房产普查的这块绊脚石,坚决将房产列入经济普查之中。通过普查,看看全国到底有多少空置房,有多少人有二套房、三套房、甚至十几套房以及炒房者是如何推高房价的,由此而推出更加有力的调控房地产的措施。

  杨杰

  越是艰难越要向前

  个人住房普查是调节住房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是艰难越要向前,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期许。当下,房市调控成功与否不能仅以房价涨跌作为唯一指标,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调控缺乏总量控制,彻底进行一次住房普查,摸清家底,通过总量平衡控制让房价合理回归,显得很有必要,绝不能因为部分官员房产太多,就让住房普查徘徊不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进行过一次全国住房普查,之后,住房领域内大规模的家底摸查已中断了20余年。二十余年没有住房普查,因为数据缺失导致住房方面存在顶层设计不够、供需矛盾突出、管理工作亟待规范等问题。为此,更应在住房普查环节方面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

  提及住房普查,住建部曾一度希望,2011年年底这40个城市就能实现全国联网,为楼市调控提供基础信息。然而,该项联网工作进展之慢超乎预料。随后,住建部不得不将40个重点城市的联网时间延至2012年6月底。遗憾的是,时至现在,这项工作并不顺利。

  记得任志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房地产问题在市场之外。”住房普查恰恰就是市场之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房地产市场之外的一些阻力仍然制约着住房普查,那么房地产市场仍然可能处于现在不断调控而不断地降价、涨价、降价、涨价的一个无序的反复过程之中。难怪有人说,过去多次楼市调控乃至经济政策的进退失据,就是因为缺乏中国住房情况这份基础数据。

  按理说,流动人口都能查清,房子查起来自然更容易。笔者认为,部分官员房产太多不能成为住房普查的拦路虎。何况,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房产普查,基于此,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将压力变动力,做到在困难中前行、在压力中奋进,让住房普查在民意的推力下,逐一击破,最终找出解决方案。

  黄春景

  ■三言两语

  ●我相信政府早晚会解决住房方面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进步了,过去没有普查过房子,而今已经开始着手干了,虽然这项工作很难推进,还有个别官员害怕伤害自身利益,阻挠推进,但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

  ——蓝水清

  ●房产税果然“愿景是好的,道路是没有的”。

  ——肖书光

  ●“住房信息联网”从制度初衷上看,是为了让政府部门掌握个人的房产信息。不要苛求一个经济性制度在政治上承担反腐功能。

  ——钟青

  ●住房不查,经济普查有什么用啊?劳民伤财!——雷正

  ●永远困难重重。

  ——卢燕妮

  ●看来,改革的硬骨头不是想啃就能啃,触及利益确实比触及灵魂还难,上层有要求,底层有期盼,中层却装聋作哑绕道走。承诺而不践诺,即为失信;有约而爽约,即为失礼。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是不是要出来走两步,给大家一个解释?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