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房地产“丑闻”已经打破“诚信”底线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说起绿地集团房屋质量时表示,按照房地产业生产消费周期规律,前两年以高房价购买的期房如今陆续进入收楼期,而收楼期通常正是质量纠纷高发期。特别是每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进入敏感期与货币政策收紧及地价上涨等开发成本提时,房屋“质量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而业主采取极端的不冷静行为,砸售楼部,演变成一场持久的“诉讼战”。从“毒地板”到“楼裂裂”,再到“纸板门”事件,品牌房企频繁爆发“质量门”,房地产“丑闻”已经打破“诚信”底线。万科、招商、中海、世茂、星河湾、绿地等众多一线房企也因质量问题致使品牌形象陷入信任危机。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绿地集团,作为中国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2012年屡次曝出楼盘质量问题。从内部的装修质量问题,到外部的“瘦身钢筋”和可燃外保温材料的使用,绿地的地产品牌再次受到质疑。可想而知,现在绿地集团陷入“质量门”会导致影响销售业绩增长与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利绿地集团发展,也不利地产股的稳定增长。
房屋质量纠纷频增与利润下降、地价上涨、贷款利息提高、开发成本扩大、业绩分化、业主维权意识侵略等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且呈扩散趋势。此前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所掩盖的诸多问题不断浮现,由于相关法规建设和监管滞后甚至空白。迄今为止,我国在房屋质量管理上一直以工程结构安全为主,房屋验收条款也集中在安全上,在装修质量方面,无论是政策法规还是实际监管,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应尽快出台房屋装修行业标准,虽然建设部在2002年出台过《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但只是一份关于精装修房屋的引导性文件,并没有强制推广执行的标准,导致消费者维权缺少依据。对开发商未达到质量责任标准应如何返修、赔偿要有所体现。防止从经济纠纷衍化为对监管不作为或法律缺失的社会矛盾。主管部门应在竣工验收环节建立交付验收监管制度,积极推行质量分户验收,确保每套住房合格达标。此外,一些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缺陷,但面对纠纷和质疑,明知道无法可依、监管真空,却一个劲儿让业主“依法维权”。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品牌开发商,不管是哪个材料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哪个施工单位施的工,都应该把所有的责任承担起来。在人人为房屋质量困惑的同时,“质量门”事件敲响了房地产行业的警钟。房地产建筑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可能造成隐患,不能让购房者来为开发商的不负责买单。楼市调控下,开发商不仅要练好资金内功,还要抓好质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言,业主更关心房屋质量有助于推动开发商加强房屋质量控制。
谢逸枫简介:
中国优秀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知名经济学家、知名地产专家、知名财经专栏作家、著名房地产财经评论员、著名营销策划人。从事房地产行业十二年以上,精通房地产开发业务流程与楼盘全程操作程序,操盘项目类型涉及到住宅(洋房、别墅、豪宅)和商业地产(写字楼、商务公寓、商铺)。对宏观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政策研究十年以上,担任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的房地产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