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叫停:建筑外保温材料政策的折返跑
中国式叫停: 建筑外保温材料政策的折返跑
中国的外保温材料产业近三年来可谓是坐上了过山车,演绎了“史上最大震幅”。从收紧到叫停,再到松绑,接二连三出台的文件牵动着多少行业人的神经。最新的好消息是,在完成了一圈中国式叫停的轮回之后,外墙外保温号列车正逐渐驶上稳健前行的正轨——两个重量级的国家标准将于今年十月起正式施行。业内人士分析,让众多房地产的下游产业叫苦不迭的不是政策的收缩和放松,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外保温材料产业的市场混乱和标准缺失。
冬天里的三把火
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让费翔火遍神州,同样是发生在冬天里的三把大火却让外墙外保温材料产业如坠寒窟。
2009年2月9日元宵夜,当时正在建设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文化中心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火灾由烟花引燃保温板所致。大火持续了6个小时,过火面积达到849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383万元。在此次事故中,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
在这场大火后,住建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即46号文),对保温材料的防火性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然而,在46号文发布后,各地关于保温材料的火灾事故依然不断发生。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一幢28层居民楼在外墙装修时发生特大火灾。这场火灾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58亿元。而距离胶州路大火仅仅不到两个月,沈阳皇朝万鑫大酒店又发生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保温材料加速了大楼的燃烧,投资数亿元、150多米高的B座公寓楼被烧得只剩框架。
有业内人士预言,冬天里的三把大火将把建筑外保温材料的防火问题推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事实果然如此,在沈阳火灾发生一个月后,公安部消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即65号文),明确规定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大一统”背后的尴尬
最严格的消防令,给建材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65号文深刻地影响了外保温材料市场的格局——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有机材料集体被封杀,而仅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却能达到A级防火标准的岩棉、玻璃棉、珍珠岩、泡沫混凝土等无机保温材料的行情火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