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洲“四大难”破解在即
多项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项目同步推进 “美丽金沙洲”建设提升十多万“岛民”生活品质
新型城市化发展在基层
自从广州提出建设“美丽金沙洲”之后,这个四面环江的岛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岛上十几万居民出行、购物、就医、上学的难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美丽金沙洲”美在什么地方?记者昨日到金沙洲采访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走访保障房安置小区,看规划、听心声、找美丽,最大的感受是:变化真快!
没有三甲大医院,看病得挤公交往返市区;没有大型购物中心,逛街得往外跑;出行只有一条大桥,堵车不是新闻,不堵车才是新闻;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上幼儿园要排几天队……如果你说这就是金沙洲也不过,但是,这些现象很快会成为过去式。
一批基础设施建成在即
白云区金沙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辖区内的重点建设项目正按计划推进,特别是年内就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到明年6月,金沙洲的整体状况对比现在将有很大的改变,看病难、出行难、购物难、上学难等问题都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金沙街道办事处主任罗同兴在金沙洲工作了11年,一路见证了这个岛屿的变化,“对比起2000年前,现在的金沙洲已经变化很大,随着市里提出建设‘美丽 金沙’的目标后,金沙洲的建设进一步提速,很多问题都会在近期内得到解决。我们认为,美丽金沙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美丽,像各方面基础设 施的建设等;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美丽,如果在这里的居民没有幸福感,住得不舒适,外部环境建得多漂亮,都只能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老伯爱上金沙洲生活
金沙街新社区是全国最大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安置小区,低收入家庭和低保家庭约占54.3%,其中常住残疾人1175人;除了维护好小区的居住环境,这 些年来,街道一直积极在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楼功能室均为残疾人居民服务,设置了工疗站、精神病康复者等康复治疗区。
71岁的陈伯4岁时患上骨痨,多年来下半身瘫痪,他原来住在大塘街,住房面积小又没有电梯,出入不便。几年前,陈伯入住金沙洲解困小区,房子有50多平 方米,就在一楼。热心人士还给他捐助了一台电动轮梯。年过古稀的他,越活越精神,天天都笑呵呵。昨日记者在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见到他时,陈伯正在弹小吉 他,“这里空气好,绿化好,每天与街坊们弹琴唱歌,很开心。”
解决出行难:地铁六号线年底开通
一直以来,金沙洲与市 区的联系就只有一条金沙洲大桥,被称为“华山一条路”,高峰期在桥上堵上个把小时是街坊们共同的经历。“上个月,地铁六号线首期隧道全线贯通,有望今年年 底前开通运营,这个消息最让我们振奋。地铁一通,金沙洲就不再是孤岛,特别对上班一族,地铁将大大缩短出行的时间,金沙洲地区的发展也会提速。”罗同兴 说。
与地铁建设同步进行的还有金沙洲大桥的扩建。在金沙洲大桥南侧新建的一座三车道桥梁已经开工,按计划将在2014年6月底完工。
解决看病难:首家三甲医院年内开诊
看病难是金沙洲地区的老大难问题,岛上没有大医院,只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病小痛还可以就地解决,一旦遇上大病、重病、慢性病,就得去市中心,经 常是一来一回就一天。据悉,岛上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医疗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按计划年内就能开通, 首期开放床位850张,预计日门急诊量2300人次。
罗同兴说:“我们这里有广州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不少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家庭在此居住,患大病、慢性病与重病的居民比其他小区多,能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幸福感会大大地增强。”
解决上学难:教育机构将增加到29个
前阵子,金沙洲幼儿园招生,家长们竟然排了两天三夜的队。罗同兴解释说,这与当前教育配套跟不上有关,“这几年到金沙洲买房的多为年轻人,渐渐进入生育 高峰期,幼儿园学位就这么多,供需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目前金沙洲有3所中学、5所小学与5所幼儿园,今后将从现有的13所教育机构增加到29所,包括 幼儿园、小学与中学都会增加,相信上学难将会大大缓解。
解决购物难:将成为广州西部商贸中心
十年前,金沙洲只有一两 万人口,现在加上流动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但还是只有两个村一级的菜肉市场,买菜不方便,要逛大型超市就只能到市中心。未来两年内,这种状况将会改变,而且 金沙洲还将成为广州西部的一个商贸中心。根据规划,金沙永旺商贸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多平方米,项目有A、B、C、D四 个场馆,第一期的C馆、D馆到今年年底就可以开业,B馆、A馆也将有未来两三年内开业。金沙城今年年底就可以投入营运,里面设有百货、大型超市、巨幕电影 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