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应设可容担架电梯
新建高层住宅的电梯应放得下急救担架。记者昨天从“老博会”老年人居住环境建设主题论坛上获悉,最新版的《住宅设计规范》已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专家指出,我国高层住宅建设量大,电梯普遍无法容纳担架,给急救带来困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
记者从正在北京召开的“老博会”上获悉,住建部、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均给出建议,要注重家庭“适老性”,老人房屋需加大使用面积,以容得下轮椅转身;厨房应建向朝南方向,让老人享受更多的阳光,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厨房朝北的设计理念;阳台应具有大面积的连贯性的特点,方便老人侍弄花草。此外,阳台也应内置洗衣机、洗涤池,方便老人晾晒衣服。
目前的现状是很少有儿女意识到家庭“适老性”问题,“北京青松老年看护中心”利用3年时间对7.3万个北京家庭调查显示,没有一个家庭符合“适老性”,居民家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器的按钮太多,老人怕用坏了不敢碰;家中的椅子过矮,不足以支撑老人站起来。马桶两侧都没有扶手,大量老人是在从马桶上站起来时突发脑溢血离开人世。另外,很多家庭习惯放置地垫,其实地垫很容易滑倒蹭着脚走路的老人。
论坛专家表示,当家中老人的岁数达到60岁时,儿女们就应有计划地一步步营造家中的适老环境,对房屋一点点改造装修。在老人70岁左右时,为老人提供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关新闻
全市将普及社区养老中心
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一种不同于一般托老所和养老院的机构昨天在海淀区诞生,名为“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有专业照护机构入驻,老年人可以享受颇为专业化的康复及护理服务。记者昨天从“老博会”北京市政府展台获悉,“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将在全市普及。
民政部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空巢老人将突破一个亿,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两个老人就有一个空巢。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迫在眉睫。
首个“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落户在双榆树南里二区。这个小区共有居民1000多户,其中85%的老人拥有各种慢性病;80岁以上的老人及残障人士共100多位,照护需求大。中心将为小区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洗浴助浴、康复护理、为老陪伴等专业服务。
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杰介绍说,这样的“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海淀区今年将建设60家,覆盖200个社区。李杰表示,“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不同于社区托老所和养老院,最多只能设立4张活动床位,用于临时托老。老人在中心以日间照料和享受专业性的单项护理服务为主。所有的服务不是按月收费,而是按自选项目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