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入主盛高置地 借力港资本市场

  绿地离资本市场越来越近。

  继今年初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向外界披露将借壳登陆港股后,其与盛高置地(0337.HK)的合作正在实现其获取长期海外融资渠道的目标。

  4月19日,在经历了连续九个交易日近40%的上涨后,盛高置地宣布停牌。

  经济观察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双方的合作可能不仅限于壳资源的买卖,还包括了资产和人力资源上的融合。

  绿地和盛高置地的相关人士均未对此消息进行评价。

  方案待定

  关于借壳形式,坊间传绿地入主盛高有两个方案:其一,绿地直接收购盛高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其二,盛高向绿地发行60%新股,绿地占扩大后股本的38%。

  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当事方的确认。不过,绿地和盛高的内部人士都向本报默认相关的重组方案正在敲定中。

  在地产业务上有些举步维艰的盛高置地,可能并不仅仅与绿地进行壳资源的交易,还会涉及到资产方面的出售计划。

  按港交所规则,企业买壳后24个月内,若壳公司收购某项资产的资产比例、盈利比率等任意一项指标超过100%,都将构成“非常重大的收购事宜”,会被按新股上市处理。

  截至去年底,盛高置地总资产约230亿元,其中包括了上海(楼盘)半山半岛这类高端酒店资产。而绿地初步估计旗下酒店和海外资产规模亦在200亿—300亿元。两项资产规模量的相对匹配,使得今后的资产注入可能并不会存在大的阻碍。

  因市场风传出售资产或股权,盛高置地此前股价已连升9个交易日,整体涨幅超过40%。停牌前的 4月18日,盛高置地股价升至3.82港元。

  各取所需

  在绿地的计划中,其借壳上市的资产,包括海外资产和酒店业务。相比于国内的住宅,这两块业务的特点决定其资金周转较慢。

  目前绿地旗下拥有包括建成及在建的酒店60余家,资产规模达200多亿元,遍及京沪等全国35个城市。尽管这些酒店的负债状况外人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这部分资产沉淀资金的时间更长。

  拟装入上市公司的另一块资产是海外业务,其中包括已经在售的韩国济州岛项目规划中的悉尼、墨尔本项目,这些海外业务的周转期较国内要慢。“如果按照工期算,基于种种因素,我们在海外的项目用时要比国内拉长将近一倍。”一位绿地内部人士说。

  而盛高方面,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令其在高端项目发展路径上阻碍巨大。2012年,盛高置地收入为17.7亿元,同比锐减69%,净亏损达9.38亿元,2011年有8.98亿元净利润。

  即使去年以来盛高置地不断出售项目,截至2012年底,盛高置地的净负债率仍然达到120%。目前盛高名下仍有约400万方的土地储备。

关键词:企业新闻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