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产品牌动向:绿地开启海外投资发展新征程
新浪乐居讯(记者 刘乾超)2012年房地产大幕已经尘埃落定,经历了“暖”字当头的复苏攀升,开发商在过去一年中恢复生息。在政策、市场走向均不甚明朗的2013年,各大知名房地产企业将有何动作?品牌策略又将做出什么调整?新浪乐居《E购季•2013年地产十大品牌新动向》为您呈现。
绿地集团 开启海外投资发展新征程
2012年属于绿地。这是绿地发展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年——在步入世界企业500强行列之际,二十年华诞如约而至。在绿地的产业版图中,房地产业务仍占据核心主导地位,并基于其前瞻布局与成熟商业模式呈现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绿地房地产板块预售金额首度突破千亿、超过1050亿元,位列全国行业第二,打破了万科一家独霸千亿的垄断地位,并实现预销售面积约1180万平方米,位居行业第三,分别较上年增长38%和43%。在建面积逾5200万平方米,已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0个城市,此外,还在韩国济州岛启动了项目建设。
已经取得足够优秀成绩之后,下一步,绿地将如何跨越自我?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告诉新浪乐居,“对于核心产业,绿地在不断扩大规模、抢占目标市场的同时,近几年愈加注重商业模式优化创新,有效提高盈利水平、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地方面透露,大型综合体模式、超高层模式、产城一体化模式、提供超高层等开发建设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2013年开始绿地践行的成熟商业模式载体。
首先,在大型综合体模式方面,绿地此前大举进军商业地产,通过商业办公与住宅联动开发、对不同产品的类型、业态、开发节奏、租售策略进行优化配比,已形成一套适应开发规律和自身实际的盈利模式。持有型商业规模逐步扩大并逐步进入大规模开业经营阶段,自有商业物业已超过350万平方米,开发规模超过2000万平方米。目前建成及在建酒店60余家,资产规模200多亿元,遍及北京、上海等全国18个省市35个城市,覆盖高档豪华、度假休闲、商务经济等全系列产品。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酒店物业持有商和管理运营商之一。
二是超高层模式。近几年铺开的超高层战略在产品销售、品牌塑造等方面同步取得成效,南昌、西安、郑州、北京、广州等地“绿地中心”面市后销售情况良好,超高层品牌“绿地中心”在绿地商办产品中的龙头与核心作用逐步成型,对品牌增值和销售提升均形成了有效带动。
“产城一体化”成为绿地未来业务发展新方向。契合区域经济升级和城镇化推进趋势,绿地还在呼和浩特、南昌等地探索实施“产城一体化”产业园投资模式,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运营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引入优质资源,在参与各地产业经济发展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在提供超高层等开发建设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时,绿地也将尝试在开发模式上有所突破,比如代建泰国正大集团北京总部超高层建筑群、以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院区等项目,成功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智力输出”的升级。
而在所有新动作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绿地转身海外。
2012年,随着绿地韩国旅游健康城开工建设,绿地集团正式开启海外投资发展新征程,并即将赴澳大利亚、泰国等进行城市综合开发,绿地自主酒店品牌也已成功落户德国高端酒店。国内外市场拓展齐头并进,为绿地房地产主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从集团层面来讲,2013年的业务重点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将继续加码房地产主业,销售目标计划增长30%以上;另一方面,绿地金融服务业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实践,不断探索完善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业务模式,计划在2013年加大投入,重点探索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做大筹资、投资两端,放大资金运作规模、提升盈利水平,使金融产业成为企业的又一重要增长极。
不过,绿地的野心还远不仅限于此。
据悉,绿地集团已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跨国界、跨行业经营,具有世界级规模、运营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并跻身世界企业200强。
张玉良透露,绿地将加速有条件上市的业务板块的资本化进程,今年酒店、海外业务计划在香港上市,力争上半年、确保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