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强中心”发展拉开新格局
未来三到五年新禅城呼之欲出
“对于禅城区来说,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都必须紧紧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禅城还有很大的空间,不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发展为人民,就要坚持发展与民生并重。发展与民生是辩证的关系,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生;但如果没有发展,民生事业的提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禅城区委书记 区邦敏
■新快报记者 曾春花 文/图
10年前的行政区划调整,让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应运而生。10年间,围绕旧城改造、产业升级、交通瓶颈等问题,如何让这个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所在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禅城历届政府领导班子一路探索的命题。
回望过去10年,有东华里旧改项目的华丽蝶变,有南庄陶瓷产业转型的阵痛,也有冲出地理“孤岛”的喜悦。正如禅城区区委书记区邦敏所说,往上攀登的 路,也许走起来艰难,但是一步一步走下去,是可持续的、可以实现长远目标的。刘悦伦市长提出以“一老三新”构建佛山的“强中心”,也为禅城今后的发展明确 了目标。
【旧城改造】
老城换新颜提升居住环境
作为老城区,禅城土地空间有限,城市升级任务艰巨。从2007年开始,禅城开始开展大规模的“三旧改造”,腾挪空间,发展产业和加快城市化建设。
时间回溯到2007年底,彼时,禅城区启动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三旧”改造项目,涉及9635户约3万居民,改造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居住在片区内上贤里的梁照祥成为第一批签约的拆迁户之一。去年年底,岭南天地首期正式开放,73岁的梁伯也领到了位于普君新城安置房的钥匙,“上下有电梯、楼下有商场,很方便。”虽然有些舍不得老区的旧街坊们,但“三旧”改造是大势所趋,现在的生活让他觉得也挺满足。
东华里改造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对22处文物进行了保护。尽管改造之初面临争议,随着去年岭南天地一期工程开业,具有岭南风味的建筑群和商业运营模式迅速使这里成为佛山一张新的名片,争议也随之平息。
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在考察东华里改造模式时,曾称赞“改造后建筑密度减小,容积率变大、市政设施面积也增大了,这里可以成为佛山最繁华、最具有品位的地方”。2013年初,东华里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开业,东华里成为佛山“三旧改造”成功的典范。
投入百亿元启动城市升级
由23家企业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佛山创意产业园,是禅城三旧改造的另一个典范。目前进驻的企业有100多家,在这里办公的白领有数千人。近期启动的“洋 人街”,囊括了波兰、西班牙、荷兰等各国美食,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创业捧场,独特的风景也成为许多佛山和外地人消遣休闲的好去处。与其他四区相比,城
市形象不佳、城市建设亮点不足,使得禅城在城市竞争中面临“边缘化”的挑战。随着“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禅城将通过百亿元的政府投资,拉动500 多亿元的市场资金参与城市升级计划,其中大部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旧貌换新颜才刚刚开始。
“禅城的旧区改造,要围绕两个目的:改善与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营商的竞争力。”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认为,发展是为人民,旧区改造腾出来的空间,可用来培育可持续的产业,通过发展反哺民生事业。
【禅西崛起】
西部崛起跻身“强中心”
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整合之初,禅城的产业品牌是南庄陶瓷、澜石不锈钢、张槎纺织、祖庙童服等。然而,与陶瓷产业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祖庙童服和张槎针织的转型之路却不太顺畅。2010年,禅城将祖庙街道的环市童服城强行迁走,童服城内人去楼空。“腾笼换鸟、筑巢引
凤”,鸟迁走了,凤却没引来。区邦敏就曾痛心叹道:“你看祖庙童服,很多都到大沥去了,算是散掉了。”
近10年,在产业发展调整上,禅城历经了“优二进三”、“二三并进”、“退二进三”再到“优二进三”的探索历程,其中有南庄陶瓷迁出阵痛过去后带来的喜悦,也有祖庙童服“鸟走凤飞”的创痛。
今年9月,区邦敏在到任禅城区委书记一年之际,交出了一份禅城应对产业“空心化”的“答卷”。30个重点产业项目启动,投资额达300亿元,这是禅城建区十年来投资总额最大的产业签约活动。
“绿岛湖都市产业区”成为其中的重磅建设项目之一,此外,落户南庄的还有杜邦鸿基、深圳伟创电气、东莞纳利光学等企业的投资项目共8个,毗邻张槎镇街道的也有7个项目落户,这两个位于禅城西部的镇街,占了30个项目的一半,禅城西部成为支撑禅城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禅西新城”的概念开始见诸报端,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佛山市市长刘悦伦,他寄望佛山构建“一老三新”的“强中心”。“一老”是指以东华里、祖庙为代表 的禅城老城区,其中“禅西新城”,就是和“沥桂新城”、佛山新城角力的“三新”之一。“这批重点项目也标志禅城的产业正在向高端迈进,一个崭新的禅城,未 来三到五年将呼之欲出。”
除了将产业项目向西拓展,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称,将逐步将医疗、教育、行政服务等软件搬移到禅西,以“拉开整个城市格局”。地处禅西的南庄和张槎,在边缘化了10年后,终于融入禅城中心城区的发展。
【破除交通瓶颈】
骑公共单车上班很常见
白领阿良住在塔坡社区,以往总喜欢搭摩托车到普澜二路的单位上班,觉得不贵还挺方便。现在他办了公共自行车卡,每天从市二医院的租赁点骑车,单位楼下 就有还车点,一分钱不花,还趁上下班锻炼了身体。“我在广州、西安一些大城市也待过,感觉公共自行车普及率都没有佛山那么高、那么方便。”
今年年初,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158”交通改善计划,建设“四纵四横”公交专用道。在禅城区制定的三年城变项目细则中,路网成为 重头戏。对季华路实施准快速化提升,并打通魁奇路东西两端,使魁奇路顺利延伸至广州和高明。同时,“渠化”内部交通,优化季华路、佛山大道、魁奇路、禅西 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加快旧城区路网改造,打通断头路,改造肥瘦路,优化路网节点,充分发挥路网整体效应,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区邦敏谈禅城未来十年:发展才是硬道理
近日,在谈禅城区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区邦敏谈到了禅城未来的发展。“对于禅城区来说,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都必须紧紧把握 ‘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区邦敏认为,在坚持这个战略思想的前提下,再结合禅城的实际,思考和解决发展的空间问题、发展的方向问题、发展的方式问 题。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展是为人民”的发展目的。
区邦敏说,禅城区的发展战略,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并在前几届禅城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思路上传承发展而来,即是:强中心战略。下一步,禅城要拉 开思维发展空间和物理发展空间,物理的发展空间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旧城区的改造,通过对一些档次较低的厂房、商铺、旧住宅区的改造,禅城将会得到新一 轮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禅西片区,包括南庄、张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载体,将打开禅城发展的广阔新空间。
禅城正站在一个历史交接点上,怎么看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就用可持续的手法去做。什么叫可持续?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用两年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来完成它。”区邦敏说,另外,选一条可持续的路去走。容易走的路不一定可持续,不一定对长远、对历史有大的作用;往上攀登的路,也许走起来艰难,但是一步 一步走下去,是可持续的、是可以实现长远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