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要做好角色分工 用城市银河化解大城市病
城市建设要做好角色分工
如今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越来越多,对于这种蜂拥而上的“大城市”建设现象,刘太格认为,大城市需要盖高楼大厦,因为随着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的压力高、地价更高,不然就无法容纳下新增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需要。
但是如果不论城市大小,都在整齐划一的盖高楼,就会造成大量闲置浪费的问题。
在刘太格看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他比喻说,大城市属于富人阶层、中等城市是中产群体、小城市就像日常百姓。依据不同的定位,在城市规划上就要展现出各自的特点。“这就像是量体裁衣,只有穿着合身得体,才会更好看。”
用“城市银河”化解大城市病
那么,该如何化解目前这种“大城市病”呢?
刘太格提出,针对单一城市,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长远、科学的规划方案,不能因为城市领导的变化就动辄更改规划,特别是在规划中不要乱建地标性建筑。城市的规划就如同一部交响乐,“独唱”太多就会很混乱,所以,城市中的背景建筑最好是统一、连贯的。而像巴黎那样在大的框架下,根据时代变化来不断在细节上调整,在持续上百年后,已经成为现代都市规划的典范。
对于一个大的区域来说,刘太格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例指出,可以按照城市功能,进而将其规划成一个“城市银河”,而“城市银河”则是由星座城市组成,每个星座城市有2000-3000万人口,向下分支会有3到6个300-5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有3到6个兄弟,都能独立成为一个小家庭。“我们把每个城市都看成是家庭,一定数量的家庭形成一个大家庭,即星座城市,每个大家庭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家族,即‘城市银河’。”
“通过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划方案,能够从基础框架上给一个城市定调,同时也会解决现在诸多城市功能重叠的现象,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刘太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