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淮:收入翻番不代表房价翻番

  【杭州著名评论员丁建刚与陈淮激烈对话】

  主持人: 刚才陈主任在演讲中第一谈到了十八大没有直接谈房地产,我看到十八大胡(锦涛)总报告中连“房地产”三个字都没有,但是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执政党首次提出的一个目标,在未来八年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很多人就会问:如果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话,那房价会涨多少呢?

  陈淮:收入和房价连在一块是没有道理的,收入翻一番怎么房价就要翻一番呢?

  主持人:不是,就是如果收入翻一番那房价会不会翻呢?

  陈淮:房价涨不涨和人均收入的发展有关系,但不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是有一部分关系。首先我们关注的不是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而是老百姓买房子的购买能力涨多少,这是第一个最值得关注的。主持人问的问题,代表了媒体普遍性的一个视角。

  主持人:我也代表了很多购房者。

  陈淮:那你的意思就意味着老百姓收入不涨了呢?

  主持人: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收入高的话会不会买房子依然这么难。

  陈淮:杭州十年之后房价翻一番是不是一个暴涨?所以房价涨有没有可能?有可能,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征,这个问题不要有太多的纠缠,我说收入增长一倍主要视角不应该是房价涨多少,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全国人都跑到杭州买房子,还要有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城市结构的调整,刚才我特别说了,浙江是在这些大中小城市发展平衡最高的,在全国来说也一样,如果全国都跑到浙江来买房子,都跑到杭州来买房子,即使房价降一倍也买不到房子。所以收入涨一倍,老百姓购买房子的能力将是一个几何式的增长。

  主持人:后边还有后边的预期?

  陈淮:不是预期,我跟大家明确的说一个不好意思的话:收入增长过程中,人们的支出结构不是按照原来的比例等比例增长,比如你吃饭能涨一倍呢?

  主持人: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

  陈淮:对,人们的购房能力,比如在杭州挣三千块钱,最多挤出600块钱给住房,买房子想都不要想,就是租房子还要合租才行。但只要收入增长33%,住房消费能力可以从每个月600涨到1200,就是有些消费品,人们衣食满足之后住房成为了人们新的需求。住房消费能力在未来十年,在大多数人群中,尤其在杭州这样城市的人群中,浙江这样省区人口中,具有高敏感、高弹性特点,这是指的老百姓购房能力高敏感、高弹性,只要收入小幅度变化,他的购房能力就会大幅度上涨。

  主持人:陈主任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非常清楚了。谢谢。

  刚才陈主任谈到了十八大没有讨论房地产具体的政策,下一个时间节点有可能是下个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人说是“两防”,第一是防经济下行,第二是防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热情过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陈淮:经济下行的问题我刚才说了,有一半专家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但是我不认为乐观,就是认为经济不会再坏了,或者是坏到底了。我们千万不要这么认为,因为我们看不到见底的充分理由,所以我认为经济下行趋势偏大。但投资热情高涨的理由,我认为也不具备,他拿什么投呢?因为你刚才说的是中央政府,因为地方政府负债能力已经绷的比较紧了,而且2012年在土地供应上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这个能力。而且十八大特别强调把生问题放在第一位,所以还有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协调的方面,我们在胡主席这届政府配套中开出的支票要长期兑现的,比如说减免税收、教育开支、老师提高收入、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产品,这一系列后续帐单支票正在寄过来的路上,都要兑现。

  主持人:刚才陈主任谈到,有可能会进入一轮减税的阶段,但是我们提到了非常确切的消息,财政部说要扩大房地产税的试点,其中包括杭州。

  陈淮:房产税不是以收钱为目的的调控,我说的减税是调控措施,房产税是制度建设,我们别把短期内的调控政策与长期向市场经济转变、调整政府与老百姓经济关系的制度建设混为一谈。既是没有房地产调控,房地产税也势必要建立并且要完善,作为学者我认为,房地产税绝不可避免,和调控没有关系,09年美国经济一路下行,我也没有听说它见面房产税、物业税或者不动产税来调控。我说得减税是短期内校正经济运行状态的一种措施,也许今天、明天减了,到年末就加上了,是短期的调整,和《房产税》没有关系。

  主持人:刚才你说没有关系,前段时间一篇文章说要改革房地产税的一些制度,如果说出台房地产税,您认为像土地出让金这样的⋯⋯(被陈淮打断)

  陈淮:这里面我要澄清两条:第一减税不仅仅或者主要不一定是房地产领域的减,也包括对居的直接减免,现在已经有专家提议,是不是能够落地我不知道,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税有两大类:一类是间接税,跟企业征的税实际上也是扣除出你为社会做的贡献缴的,就是所得税、资产税、消费税,另外还有一些遗产税等等,这些都叫直接税,减税包括营改增,也包括振兴出口方面的一些税收补贴,不仅仅是房地产业就是减税的重点。

  第二把土地出让金和房产税联系起来,土地制度要不要改革,其实使用权有没有一个新的措施,我觉得需要认真研究,但是这和房产税是一样的,土地出让金政府是以地主的身份、所有者的身份要租金,它的本质是租,我们现在应该是“轻费、正税、租”六个字,我希望媒体叫响这六个字,就不会再有取消出让金这样的问题提出来,“轻费”,附加在房地产上,如果政府缺钱就通过合理合法的法律程序征税,如果不缺钱就不应该加这个费,就是不合理的进行收费;“正税”,税要严肃,该有的就要有,不要先证后税,对开发商鼓励投资的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两天调控就查,税收不应该这样;“租”,有些租赁就正儿八经的、光明正大的说这是收的租金。

  我主要是想说清楚,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金一个是租,一个是税,一个是要做所有者身份要收的,第二是社会公共环境找你收的、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

  主持人:还是要问一下您,对于房产税能不能做一个预测?

  陈淮:我不是财政部部长、也不是局长,这个不好预测,就像让我预测你女朋友什么时候嫁给你一样,我肯定没有办法预测。我们现在要解决政策问题,还有一些障碍,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了;第二还得审时度势的说,现在社会稳定状态能不能承受大的利益格局的变动,如果先把税立起来这没有关系,如果大家都有了房子了,这就涉及到很大的一个利益矛头,如果资本市场国有股是流通的,没有问题,你要有措施,调整这个利益结构,我们未来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或者找出比较稳妥的措施,还有对社会影响那么大的问题需要先解决,比如减灾防灾问题、环境问题等等,类似的问题,就像家里面儿媳妇跟婆婆公公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楚,你又出新招让儿媳妇给婆婆公公过生日,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这需要研究。但这个税是不是要出,这个对老百姓影响不大。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 陈淮:中国的房子还远远没有盖够
  • “中国房子盖太多”的说法是蒙人
  • 陈淮:收入翻番不代表房价翻番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