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坑”到大市场 智能家居全面开花还需多久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智能家居看起来是一个大市场,但有时,它可能也是一个“坑”。全世界最着名的智能家居的样板房,大概就是微软[微博]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那幢别墅。从各种报道中,我们多少都知道一点这个地方:总长52英里的电缆,把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连接成了一个网络;大门有气象感应器,电脑可据此控制室内温度和通风情况;客人们都别着装上了芯片的电子针,不仅可以随时显示位置,照明、音乐、温湿度等等也都可以根据设定自动调节……
尽管是出自世界首富的屋子,但理论上,这一点都不难。因为从技术角度而言,能够让家居设备之间实现联通的各种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在多年前就早已成熟了,只是始终没有出现一种通行的标准。
在中国,智能家居系统通常采用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的项目销售模式,预装在一些新楼盘中。一般全套系统的市场价格在10至20万元之间,30万元以上的也有不少,它们往往也同“高档楼盘”这样的概念连接在一起。这些现象的种种结果,不仅让人们形成智能家居“价格昂贵”的印象,而且把那些已经买了房子的潜在消费者排斥在外。毕竟为了智能家居再买一套房子,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不太现实。
中国移动[微博]这样的公司曾设想从更便捷的操作方式入手,进入智能家居市场。它们计划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所有家电联通在一个特定的传感器上,然后通过移动网络信号让用户的手机具备各种控制功能。
似乎不少公司都有类似的想法,比如还有Google,它们希望Android能成为各种家电和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用户利用手机就可以掌控一切。
不过这种计划往往涉及数量过于庞大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那些喜欢自己制定各种标准的家电公司,很难说服它们同意使用外来的控制技术。施耐德电气发现的一点是,目前的家居智能系统中,很多电器比如热水器、地暖和影音设备的控制,常常因为不实用或者不常用,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同时也加大了集成系统的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