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796台老旧电梯试点资金补贴制完成更新改造
电梯因为变频器损坏而停运,居民只得使用另外一部" src="http://cache.house.sina.com.cn/infodichan/dichanpic/d4/ea/de4afc2c055847f10c31c38957a77efe.jpg" />
来源:重庆时报
渝中区,小区一部电梯因为变频器损坏而停运,居民只得使用另外一部
“目前,我市十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有5796台,其中1262台无大修基金的电梯,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这是一组来自《关于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数据。
住在高层住宅的市民每天都要乘坐电梯进出,电梯安全和大家紧紧地关联在一起。今年7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项评议,并形成了这个调研报告。昨天下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分组审议了这份报告。
“1200多台无大修基金的老旧电梯大多集中在主城区,其中以渝中区数量最多。由于这些老旧电梯所在楼盘开发较早,当时并没有缴纳大修基金,再加上未成立业主委员会,形成了无人管的局面。”市质监局这样介绍。
“近几年,质监部门一直都在积极协调解决老旧电梯改造问题。”市质监局表示,目前,质监部门已在部分区县启动政府按比例补贴资金维修电梯试点工作。试点区县根据自身的财政情况,对电梯维修进行补贴。同时,质监部门对每部电梯都有登记备案,对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质监部门会进行检测并作出安全评估,如果需要进行大修,则由物管、业委会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维修补助。
首次提交三份立法“体检”报告
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还首次提交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三份立法“体检”报告。
将城市“三无”人员从低保对象中分离出来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走访130余名低保居民代表、28个低保家庭后,对《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进行了评估。他们建议,由于去年我市已建立了独立的城市“三无”人员供养体系,因此,《条例》应将城市“三无”人员从低保对象中分离出来。
应逐渐缩减产品质量检验收费范围
《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重点围绕产品生产标准、监督检查制度等六项重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70%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认为检验收费不合理。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条例》应进行全面修订,逐渐缩减检验项目的收费范围。
应明确固定超限检测站的设置
近年来,超限运输管理已成为全国路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条例》对超限运输管理的规定却仅有一条,类似“跳秤”等违法行为根本得不到有效惩处。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条例》应对超限车辆通过避站绕行、短途驳载、加装悬浮轴等方式逃避路政管理机构监督的违法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并明确规定固定超限检测站的设置,同时,授权路政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路网发展的要求和公路管理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流动检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