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成南安惠安两地石材业新增长点
凸显文化内涵 惠安雕艺进军国际
为期三天的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因为开幕以来受到的良好反响,延期到了13日,这对于首次举办国际级博览会的惠安雕艺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内涵,这是别人学不了也拿不走的。”在惠安县县长洪于权看来,将惠安雕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凸显出来,并展示给全世界,是本次雕博会最大的意义所在。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惠安雕艺产业,确实有足够的底气向全世界展示,在这次展会上它们尽情地向世界展示着“大师军团”和一件件令人赞叹的精品。同时,惠安雕艺产业也借助这个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寻找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展会观察】
力推雕艺领军人
工艺美术大师,是惠安石雕和雕刻行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他们确保了惠安雕艺产业的“含金量”。因此,在本届雕博会上更是将大师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展场内设有专门的大师作品展区,黄泉福、王国明等大师的作品都设有专门的展位,在展区和其他会场内,各个角落都陈列着大师的作品进行拍卖。据统计,本届雕博会共有90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展出,其中不乏雕艺精品,一件正面为佛陀雕像、背面雕刻众多观音形象的玉石雕刻作品更是价值上亿元。
而从展会现场的情况看,这些大师作品也吸引了最多的人群。而作为展会配套活动的精品拍卖会,共有82名竞买人报名参与竞拍,上拍72件,拍卖成交63件,成交金额共计1924.5万元,流拍9件,成效达87.5%。拍卖价最高的作品“祥云观音”起拍价100万元,成交价480万元。
“文化比工艺值钱,在推动惠安雕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文化创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些雕艺大师恰恰是推动文化创意的源头。”惠安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发掘大师在创作展览、收徒授艺等方面的作用,凸显雕艺大师品牌附加值,惠安雕艺在泉州率先引入“大师工作室”机制,围绕着这些大师,一批大师工作室将崛起。近期,不少大师将在企业原址上翻建工作室,位于惠安黄塘镇的聚龙小镇则划出50亩左右,遴选出首批10名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创意园。至今年年底,几十个大师工作室有望完成初步建设,形成一个真正的“大师经济”产业。
尽显“国际范”
其实在这届雕博会之前,惠安已经陆续举办过多届雕刻艺术节。在往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中国传统雕刻大赛和传统石材展示会的基础上,综合举办一场集“展销结合,展会结合,展赛结合”于一体的大型博览会,无疑是水到渠成。
而这次升级过后的雕博会,确实到处尽显国际范儿。据了解,本次雕博会的国际展位占了10%,这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而且作为配套活动举办的“雕刻艺术与城市建设”论坛第一天的活动,清一色邀请了海外专家,对国际雕刻产业的发展与市场进行了分析。丰盈园林古建董事长吴德强认为,本届雕博会最大的亮点在于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让来自海内外的客商从中了解到惠安雕艺企业的实力,对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很有帮助。而这也是众多参展企业共同的心声,国际级的展会,把拓展市场的商机带到了家门口。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在中国雕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石雕产业基地。此次在惠安举办的国际雕刻博览会,将对惠安乃至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海内外雕刻产业交流的目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山说,今年10月,中国当选为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国,这对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走出国门,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惠安的这次活动,是将中国工艺美术品牌推向世界的一次尝试。王山强调,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将继续支持惠安石雕产业的发展,推动惠安石雕产业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雕艺之乡”。
【产业解码】
与建筑紧密结合
“石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流派,后来都慢慢消失了,为什么惠安石雕能延续1600年,就因为它一直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说起惠安石雕,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肖男充满自豪,她说这也是为什么在雕博会上举办“雕刻艺术与城市建设”论坛的原因,“这是我们惠安石雕的一大优势,但在现在的形势下要如何巩固和加强这一优势,我们却很迷茫,所以才广邀专家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近些年,虽然惠安石雕产业一度局限于国外碑石、寺庙等市场,出现同质化竞争、产品附加值低等弊端,但也不乏敢于开拓新兴市场的企业,如几年前惠安县共荣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率先申请到国家一级建筑装修资质,成为集石雕石材加工和建设施工的复合型企业集团,年产值一举突破2亿元。如今,惠安具备园林古建修饰工程三级以上资质的石雕企业已有近30家。
“惠安石雕进入建筑行业主要分为三类,园林古建、幕墙装修和装饰装修。”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秘书长马达介绍,园林古建便是一些公园、陵园建设,幕墙指建筑外墙的一些干挂,而装饰装修则主要针对一些高档会所和私人别墅。
在工程建设上,如果只做石雕企业配套,就会被中间环节的建筑承包商或者建材供应商所制约,其他产区的同类型产品如果价格更便宜,惠安企业便可能失去订单,最终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价格战中。目前已有不少惠安石雕企业,实现了设计、制造到施工、安装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减少产品订单被外围竞争企业所分流和截流的情况。
对于石雕企业进军建筑领域,惠安县政府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鼓励申报园林古建、建筑幕墙、装饰工程等施工专业系列资质,对新获得或重新就位的一、二级资质的企业,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
深化雕艺文化旅游
除了与园林古建紧密结合的传统优势,近年来惠安石雕业一直在走文化创意产业路线。今年,惠安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评为“福建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泉州唯一入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泉州惠安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覆盖整个惠安县,并以崇武、山霞两镇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5000亩石雕石材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世界雕塑公园、大师工作室群体、雕艺工作室村、企业创意设计研发中心、雕艺品专业市场、雕艺博览中心、雕艺历史博物馆等项目;结合磊艺、豪翔、荣发、鼎立等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点,开辟雕艺文化旅游线路,并沿惠崇路山霞、崇武段两侧为主改造建设雕艺百年老店,建设雕艺文化走廊,力争打造成集“创意、研发、生产、商业服务配套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雕艺创意产业园区。目前,产业园项目已成功引进建明玉雕、福建永丰馀石雕文化艺术馆、泉福艺雕等一批雕艺文化创意投资项目,目前各个项目已落地建设。
华侨大学建筑系专家王教授认为,惠安石雕的转型升级,必须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很多项目还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改善,比如科山公园,那么好的一个地方,现在明显品位不足,今后可以围绕它建一个国家雕塑公园,全部采用大师作品或精品。”王教授认为,泉州和惠安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果能合理利用,就能提升惠安石雕的品牌知名度并带动一定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