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送孝心 养老地产成市场隐性刚需

  ●今秋房交会,140多个楼盘各具特色。在秋交会现场,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发现,前来看房、购房的人群中,除了刚需和改善需求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前来看房下单。

  ●这两年楼市上,为老年人购房养老的人群逐渐增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特别是80后的父母进入老年,老年人购房养老的需求,促使养老地产大有“隐性刚需”之势。

  给爸妈买套房即可养老又可敬孝

  前天,在成都工作的刘莉和父母一起终于选定了一套位于城南的80平方米的房子,一次性把房款缴了,就等明年交房入住了。“我在成都上班已经9年了,爸爸年底就退休了,所以必须要给他们在成都买一套了。”刘莉老家在广安市武胜县,母亲已经退休,父亲今年年底也到退休年龄了。刘莉和老公商量后,决定把爸妈都接到成都居住,方便他们照顾老人。

  刘莉老公是成都人,小两口没有房贷压力。这两年也存了一些钱。父母都一直在上班,这么多年也有不少积蓄。今年春节回家时,刘莉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在家附近买一套房子,让他们退休后就在成都生活。“我爸妈到成都后,我们县城的房子就出租出去,每月的租金加上爸妈的退休金,足够他们生活了。”刘莉从8月开始看房,去房交会现场也去了3天,最后选择了现在购买的楼盘,“现在的楼盘,一是距离修建中的地铁一号线延线很近,二是距离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很近,价格也能接受。”

  “现在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外工作生活,做父母的肯定不愿意距离子女太远。”刘莉父亲刘义崇说,他这一辈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已逐步开始步入60岁了,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退休后,只有距离孩子近点,一方面自己生病也方便子女照顾,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子女照顾小孩。

  购房养老80后父母增多

  秋交会现场,像刘莉一样的购房者还不在少数,不少在成都工作的子女都在准备为父母买一套养老房。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场采访发现,打算为父母购房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是“75后”和“80后”。

  现场一家楼盘的工作人员吴女士说,“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75后”和“80后”子女的父母多数都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现在正在步入老龄人群。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少都是孩子在外地工作,父母在老家,造成父母生病无人知晓,外地子女的小孩也找不到人照顾。所以把父母接到子女城市生活,成了不少“75后”和“80后”的选择。这类情况,今后几年将更多,特别是当“80后”、“90后”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后,给父母买房或者父母自己买房养老的需求将很大,这将是房地产发展的又一个机会。

  养老地产将成“隐性刚需”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家庭中“4+2+1”的供养模式愈发凸显,即一户家庭中的两个年轻人,上要供养四位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小孩。作为“四二一”的供养关系中的中间代,因事业、家庭等压力过大,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年老的父母,老年人得不到合理赡养的现象日益突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上升,这种“4+2+1”的供养关系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养老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步入老龄,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悄然发生转变,“养儿防老”不如“买房养老”。随着老年人观念的变化,不少老年人更加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愿意和子女同住。于是,子女父母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就倾向买房改善居住品质;子女父母不在一起的老人,就到子女居住城市买房,形成了新的刚需市场。

  因此,现在楼市不少专家都提出,养老地产也是另一种刚需。按照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养老置业刚需板块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姚长寿

>>11月3日新浪乐居大型看房团火热报名中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