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曝潜”第三波:低价工程存安全隐患
9月23日,皇明集团(简称皇明)第三次“曝潜”发布会在山东德州如期召开。
与前两次曝光太阳能单机存在支架坍塌、电热带连电起火、内胆腐蚀、电热管漏电四项安全隐患不同的是,皇明此次曝光了太阳能工程中的招投标黑幕和拼装系统潜规则。
在本次发布会上,皇明再次把矛头对准了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分会。皇明方面称,在曝光了四项潜规则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分会反应冷漠,没有进行行业自查的想法和具体行动,原因是主流企业和行业商会成为利益结盟体。
太阳能工程两大问题凸显
皇明技术总监张立峰曝光太阳能工程领域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太阳能工程招标过程中,低价中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量短命工程、垃圾工程充斥市场;二是太阳能工程拼装系统现象严重,工程水箱设计寿命与集热器寿命不匹配,有些企业甚至随意从市场上购买劣质水箱,支架也往往不是原厂生产的,除使用自己生产的集热器主机外,其他部分到处购买拼凑。
张立峰认为,太阳能工程评标模式不合理,商务标评分办法对价格进行最大约束,价格越高,所获分值越低,这严重制约了优质优价工程广泛进入市场。
“不论品质,只论低价,皆以低价论英雄。”张立峰说。
在他看来,不讲求品质,不进行科学分析,纯低价中标原则让众多企业陷入价格战,造成的恶果就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最终既伤害了甲方,也败坏了太阳能工程行业的信誉。
张立峰表示,太阳能工程拼装系统导致工程水箱设计寿命与集热器寿命不匹配,而随意从市场上购买劣质水箱,会使太阳能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因水箱故障而降低。支架不是原厂工业化生产的支架,而是直接在当地买角铁焊接,在楼顶现场刷漆、刷银粉进行防腐处理,表面看来和原装出厂的经过镀锌处理的支架没什么差别,但在实际使用两三年后,会出现漆层脱落、支架生锈等现象,严重的会出现支架坍塌,导致系统报废。
强制性安全标准亟待建立
在三次“曝潜”发布会上,皇明董事长黄鸣和技术总监张立峰曾多次提到建立强制性安全标准的紧迫性。
张立峰告诉记者,优质工程的真正价值是安全无隐患,性价比高,质量可靠,寿命长,不用反复维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相反的是,劣质工程的危害是故障连连,维修不断,甚至干脆报废成为垃圾,“买着便宜用着贵”的劣质太阳能工程,不但没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反而成为占地、污染环境的垃圾。
但是,为何在招投标过程中,优质工程屡屡受到劣质工程的冲击呢?
张立峰说,在太阳能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诸多不合理的规定,纵容了低价中标。比如,根据甲方投资需求和竞争需要,对投标产品设置拦标价,但拦标价未经科学分析,设置不合理,和要求的设备性能参数有差异。同时,标书文件对真空管支数、长度、管径等外观尺寸卡得很死,对真空管集热性能、真空度、透光率、膜层等核心性能却只字不提,或描述含糊,或简单引用国标,即便有的写上了高要求的参数,却没有对产品性能进行检测约束。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没有保护消费者安全的强制性工程安全国家标准。”张立峰说。他呼吁,制定太阳能工程国家强制安全标准,用工程标准去辨别工程优劣,保护优质工程。
张立峰认为,由于缺乏强制性工程安全国家标准,没有监管,目前太阳能工程已陷入低价中标、偷工减料做劣质工程、参照低价定招标标准的恶性循环,使太阳能工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曝潜”矛头再指行业商会
在黄鸣首次曝出行业潜规则后,日出东方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徐新建称,“提出所谓行业潜规则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黄鸣的说法,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也不认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热利用是太阳能行业里发展比较成熟的部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未必有黄鸣说得那么严重。
在发布会上,皇明品牌总监周春玲宣读了黄鸣本人写的“行业商会不要只收钱,不管百姓安危”的一篇博文,点名对上述两位行业商会负责人的言论进行反驳。黄鸣在博文中称,主流企业与行业商会形成了利益联盟,标准的制定被主流企业绑架,牺牲了消费者的安全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向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出《建议函》,呼吁尽快出台太阳能热水器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人体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
黄鸣在博文中还请求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从消费者安全保障角度出发,做些维护行业的工作,组织有关权威部门、相关媒体、消费者代表,组成检查团对皇明和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所代表的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对行业前20名企业进行安全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