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惊天动地
上海早已明文禁止楼盘开发地下水
除福州外,上海已是地面沉降重灾区。根据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测量,整座城市正在以平均每年7毫米的速度沉降。据相关媒体报道,从1965年至今,上海的地面已经下沉了110毫米。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1921年到1965年上海市区总共沉降了1.69米。同济大学教授、地质学家汪品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按1965年的下陷速度而不加控制的话,上海在1999年已经沉没入海了。”
资料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市的地面监测网络,提前预警地面沉降。过度抽取地下水曾经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所以从1966年开始,上海开始限制地下水开采,并人工回灌地下水。目前上海共有121口地下河暗井,每天源源不断地向地下 100米到300米的含水层注水,一口井每小时的流量近30吨,全天的注水量可以达到近500吨。
在2006年,为了防止沉降,上海明文禁止楼盘开发地下水。上海政府于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文中11条对地下水开采限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自来水管网到达的区域,除战备、应急备用、优质饮用水源开发利用等特殊情形外,禁止开采地下水。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具体范围由市水务局会同市房地资源局划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市水务局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取水许可的规定对地下水开采活动进行审批;其中,大中型建设项目和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应当征询市房地资源局的意见。”由此可知,在上海只有三种情况可以被允许开采地下水,即战备、应急备用和饮用水源。
据了解,上海的软土层地表具有“含水量大、孔隙大及压缩性大”的特征,上海的地面沉降也与地质特点有很大关系。
“以在地下挖两千米为例,像在上海这种软土下挖掘影响就比较大,可能会引起地基下沉;而在外地山地,岩石下挖掘影响不是很大。”汪锋说。
据市规土局相关人士介绍,上海的土质本身比较松软,加上开采地下水、高楼大厦等工程建设,都会影响地面沉降。但通过禁止超采地下水、控制工程数量和规模以及建设中的技术手段,上海地面沉降得以基本控制。
根据《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防治规划》,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将控制在6毫米以下。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对重要地区、敏感地区实行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加大地下水开采和回灌管理力度,加强工程活动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布局等措施,以控制地面沉降。
据悉,今年,上海市水务部门将尽可能利用已停止开采的深井及各类战备应急井等将其转化为采灌两用井,以持续提高上海市的地下水回灌能力。同时,还进一步推进郊区集约化供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将在年内重点推进浦东新区、崇明县的集约化供水工作,同步关闭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的深井。
专家: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惊天动地
地质专家指出,悄无声息的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却可以惊天动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张作辰曾表示,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导致地面高层降低;造成城市排水系统变形失效,防汛能力下降;不均匀的沉降会使地表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基础开裂;造成地下建筑向水井、油井的倾斜,甚至拉裂毁坏;破坏线状工程如铁路、输水输油管线、桥梁、通讯线路等……
以建筑物为例,汪锋表示,地面沉降会使房屋产生裂缝,还会使房屋发生倾斜。“沉降使房子一边沉了一边没沉,中间就会产生裂缝。上海经常碰到的,就是房子裂缝比较多,叫做不均匀沉降。”
而因为地面沉降而照成地面塌陷事故也不少。据媒体报道,上海近年内曾出现过两次因“不规则沉降”而造成的地陷事故。
2012年1月,上海地铁4号线海伦路站出现“不规则沉降”。
2011年10月28日中午11点50分,位于恒丰路、长安路路口,毗邻铁路上海站,该路口南向北一侧的路面突然下陷,形成一个大洞。塌陷形成的这个大坑,长约5米,宽2米,最深处距地面1.5米左右。
在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设计院工程师汪先生现场查看后表示,无法立即判断路面下出现空洞的原因,需要挖开路面才能弄清楚,而抢修将持续一段时间。初步看来,基本确定是因为渗水引起基土层“沙性土流失”,“可能是地下水渗透或水管爆裂长期冲刷所致”。
现场工作人员探查后认为,塌陷可能系地下流水带走了地下泥沙,于马路下方逐渐形成了空洞。
“地裂缝也是地面沉降引起的较大危害。地面沉降比较均匀时,其破坏性显得不那么突然,而不均匀时,就容易出现地裂缝。”一位地质专家表示。
据了解,在2012年2月,上海陆家嘴在建的当地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工地附近出现一条八米长的裂缝。
地质专家指出,在地裂缝可能的危害范围内,不宜建设重要工程设施;已建工程设施无法避开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工程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已于3月初印发了《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0个省区市。地面沉降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的总体目标。即查明全国地面沉降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体系,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面沉降防治与地下水控采技术方法体系。
相关报道:逐年减少地下水开采 城乡供水一体化缓解沉降 2004-08-05 09:21:11
上海地面沉降又增 地下水开采和高楼建设需控制 2004-07-08 09:18:38
沪今年大幅压缩地下水开采 减少对地面沉降影响 2004-02-12 09:55:30
气温骤降地下水管爆裂 欲修水管竟然需要先拆房 2004-02-02 09:47:33
佘山温泉项目未经水务审批 2008-04-11 08: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