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宁:建筑不只是“眼前一亮”

提要:或许高端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相似的文人气质。程泰宁和记者谈建筑的时候,常常脱离建筑之外,绕到文化、历史、哲学的层面去。在他看来,会设计的建筑师充其量只能算“匠人”,而真正的艺术家,就像陆游说的,“功夫在诗外”。

  或许高端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相似的文人气质。程泰宁和记者谈建筑的时候,常常脱离建筑之外,绕到文化、历史、哲学的层面去。在他看来,会设计的建筑师充其量只能算“匠人”,而真正的艺术家,就像陆游说的,“功夫在诗外”。

  记:讲究意境和超脱,是否和您早年阅读大量人文作品有关?

  程:是的。我1956 年大学毕业到建研院,一直到文革,前后近十年,设计搞得少,书却看了很多。从中国古典文学、画论到西方文艺史、西方的建筑杂志都看。有两本书我反复看过多遍,一本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我很喜欢绘画、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的诗词,看到这些我会很自然地联系到建筑。建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思考的结果是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放到建筑中,就是“功夫在设计之外”。

  曾经有一个香港设计师,到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求学,考了三次都没有考取。他第四次去面试的时候,考官就问他:“你有没有看过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的书籍?”他都回答没有。考官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执着来考我们这个专业?”他回答说因为我有许多的工程经验。考官说:“这就是你三次都没有考上的原因。”他没有接触建筑以外的东西,就只是一个匠人。所以我现在也会对我手下的年轻建筑师说,要多看书。

  记:但我们似乎很热衷于请西方设计师来做作品,中国甚至被称为“实验田”。

  程:是的,因为很多政府官员和开发商都喜欢去国外。他们的审美取向偏向于追求“眼前一亮”、“很震撼”的造型。视觉冲击并非不重要,但建筑中的文化内涵更重要。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政府的政绩意识很强烈,但城市建设的时候就忽略了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

  记:今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普利策奖,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中国城市建设,以及中国和西方建筑关系的问题。同时他的作品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您对他的作品和设计理念有怎样的看法?

  程:不管现在对于他作品有多少争议,我认为他是在做自己的东西,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至于他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做中国的建筑,路可以有多种多样。听说王澍得奖以后,有人开始模仿他,搬破砖破瓦来做东西,这样的做法就可笑了。每个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要有自己的理解,路走得好不好我们可以留给历史来评价,但是能很认真地去思考,努力走出自己的路,这就值得我们去欣赏。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