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取消预售制度短期内不可能

  新浪乐居讯 7月23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报告称上半年市场走势偏离调控目标,房地产调控问责制没有兑现。报告建议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取消期房预售制度。

  在最近国务院调查组调查各地楼市,这一消息再被误读,导致出现了8月2日的地产股大跌。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短期内,商品房预售制度不可能取消。在国务院调查组的会议中,也未提及这一制度的有关内容。

  预售制度的定义: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预先支付定金或房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最早出现于香港。

  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的确立,是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进程紧密联系的。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总量不足,商品房供不应求,加快建设、增加住房供应是客观需要。商品房预售制加速了整个建设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以北京为例:在售的项目中有95%以上的项目都是期房,虽然期房相比现房,对购房者有很多弊端,比如广告宣传夸张、交房质量纠纷等。但是在目前的整体市场资金情况下,取消预售证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影响会非常大。

  首先:改变供需,大幅推高房价。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北京等一线城市,目前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市场。如果短期内取消预售制度,将出现比较长时间的供应大减,购房者只能选择非常少的现房项目,这些项目价格可能会出现暴涨。

  其次:现房价格均明显超过期房,在开发商的成本中,之前主要成本是土地成本及建安成本,而如果禁止预售,那么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明显增加,除少数国企和大房企外,其他企业的资金成本将大幅上涨,有50%的房企可能面临被兼并或者倒闭的风险。

  在房地产调控已经影响经济的情况下,政策制定部门不太可能冒险出台如此激烈的政策,从目前情况来看,楼市最大的问题是存量房源过多,而不是在建量过多,取消预售证只会使得房价再现暴涨,而不会增加市场供应。

  第三:1994年中国大陆出台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建立了预售许可制度,并对预售条件、监管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第四:外行传谣,从目前官方口径,及市场正常的业内媒体来看,对这一消息基本以判断非真实。出现消息的主要是部分证券媒体。这也可以看到房地产调控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最近的市场反弹的确影响了很多相关行业。

  多部委的辟谣,也表示了政策不太可能从中央层面松动,但辟谣内容均未升级出台新政策,最近几个月的市场变化也主要来至地方政府对调控的微调,本轮调控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存在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坚决执行与地方政府对调控的微调博弈。而因为最近整体经济的疲软,地方微调的力度比较大,但是一旦过度中央肯定会有预调应对,所以目前来看市场明显过度反弹的可能性很小。

>>8月18日新浪乐居大型看房团火热招募中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