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与城 读懂刚强重庆的柔软点
新浪乐居讯(编辑 陈桃) 重庆,在外地人眼中,它是一座重工业城市,也是身在内陆的国际化大都市。重庆人耿直的性格、麻辣的饮食习惯、火炉似的气候……处处彰显这座城市的 “刚强”之意。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有的性格,江浙城市如小家碧玉,东北城市则具男儿阳刚之气,中原城市勤劳朴实,南方城市精明独到。然而,重庆可以一个“火”来形容,重庆的“火”文化可说是家喻户晓。
重庆是“火炉”城市,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恐怕只有本地人才能够受得了。曾几何时,空调还没有大范围普及,你是否记得邻居们拿着蒲扇坐在黄桷树下的石凳上乘凉的画面。炙热的阳光每到午时,便开始越发的惨白,石板路被炙烤得烫脚,柏油马路被烤得发软粘稠。
不知是否受气候的炎热的影响,造就了重庆人火热耿直的性格。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重庆的外地人,在城市大街小巷穿梭中迷路了,那么,热心的重庆人一定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为你指路,或许你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但他们会反复解释直到你点头为止。
重庆人的性格泼辣直白,饮食方面好食麻辣,每每提到“无辣不欢”,您定会想起重庆人,这便是“火”文化的另一诠释。“火锅”是重庆人最喜欢的大餐,在气温直逼40度的夏天,在街头上,您仍然会看到一群人大汗淋漓的围坐在一锅热腾腾、火辣辣的“火锅”旁,夹着一片毛肚,喊道“烫起、烫起……”。
“火”为刚,“水”为柔,然而,重庆是一座“火”与“水”共存的城市。柔为何来?那就要说到江山美景了,“山城”便是重庆的另一美称,重庆整座城市依山而建,又拥两江滨水资源。
于是,重庆又附带着不一样的性格,那就是山与水的柔软之情。在文艺青年的眼中,更喜欢用“山城”二字来形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在当时已赋予川渝之地如此唯美情感。
对老重庆的记忆,还可回溯到50、60年代,那时候重庆人依照重庆特有的山川地貌,将住宅依山而建,于是“吊脚楼”诞生了,成为川东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就连张艺谋也对吊脚楼极为欣赏,也不忘呈现到《印象武隆》之中。
重庆人在居住方面对美景的要求很高,尽可能的靠近江与山。然而,如今真正能够拥山望水的房子少之又少。两江四岸的滨水资源基本上已经开发殆尽,并且多以高层为主,建筑密度颇高,因为资源有限。
然而,重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满足重庆人对山水自然的渴求,在楼盘开发方面极力营造自然和谐之态。由此,“园林”成为渝派地产走向全国的一大“王牌”。其中,龙湖、金科的楼盘园林规划可称为典范。
在园林景观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印象最深的要数江与城和金科廊桥水乡两个楼盘。其中,江与城位于北部新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其建筑容积率仅1.09,绿化率也是高达45%以上。从各项指数来看,江与城的居住环境是毋庸置疑的。
精致的阶梯曲折绵延,两旁随意点缀着红的、紫的、白的风铃花。一条条原木搭建的步行长廊在望不见边的大片绿草坪中伸展开来。丛丛高耸的白桦树在微风中摇曳,隐隐可见那欧洲小镇风格的建筑。
试想,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每日清晨推窗可见花、草、树,鸟儿的脆鸣,远眺对岸的绵绵群山和幽幽嘉陵江水,这样的生活柔情似水。
近两年,重庆发展很快,城市的形象越来越“刚强”,城市经济实力逐日强大。重庆人的性格依旧耿直火辣,但是对生活的追求越发的柔软。在“钢”一般的城市里,也总能够觅得水般柔情的一席之地。重庆,也不乏温柔。
参加“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展 赢万元现金大奖
房企半年报" />
|